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是欧洲的传统艺术,以静物为题材的油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静物画经历了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诸流派的历史演变过程,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作品。近年来我国油画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静物画有它的现实意义。在绘画史上,从未画过静物的油画家几乎是没有的,但一生主要从事静物绘画创作的艺术家当属莫兰迪了。乔治·莫兰迪(GiorgioMorandi,1890-1964)是二十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画是以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以教徒般的热忱投身于单一的绘画主题,他那明确的个性化的图式构成,实际上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对视觉感知的探索。正是莫兰迪的潜心探索,独辟蹊径成一家风范,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静物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该文首先对莫兰迪的绘画风格及艺术特点进行了研究,从受到塞尚与形而上画派的影响到他艺术个性的成熟,从他绘画的题材、构图、造型、到光影、色彩、空间等,都做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其艺术作品都是人的精神的映现,因此,中西艺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内在精神的文化层面上。莫兰迪的绘画在精神境界、艺术追求上与中国的“文人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中所透出的幽雅恬静,无不与东方人之审美特性相契合。文章结合了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大巧若拙”、“逸品”、“禅意”等来分析他的绘画思想,从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推移出作者的新观点“大色无彩”,在个人心得方面则得出“删繁就简,概括凝练”八个字。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承和借鉴国外的美术遗产,对发展我国油画事业有着重要意义。莫兰迪画面的淡淡灰色调,色彩在和谐中的微妙变化,沉郁浑朴而又不失雅致;他看似古拙实则是“熟后而生”的用笔;以简盖繁、严谨而和谐的构图以及拙朴简约与众不同的造型;这些都对我国静物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启发、借鉴与促进。特别是莫兰迪从事艺术不求闻达与富贵以及淡泊的心境和执着的一生,无疑是对当今中国绘画界出现的一些浮躁现象有着独特的安神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绘事后素,复归于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