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ZrO2改性氧化铝微滤膜分离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技术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已成为一些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共性技术。在我国,膜技术在污染物减排和污水资源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污水总量巨大,其中大部分是含油废水。稳定态的含油废水在自然环境中的所需降解时间长,对环境的破坏巨大,因此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但仅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处理。新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表现出优越的技术特征,如分离是物理过程,浓缩油可回收利用,渗透水质量高等。但是,由于含油废水的特性,使得实际膜处理过程中存在易污染,分离效率下降的问题。为减少膜污染,采用纳米ZrO2修饰市售的α-Al2O3微滤膜,以增强膜层的亲水憎油性,从而减少油滴在膜表层的吸附,实验研究了纳米修饰微滤膜处理稳定油水乳化液所需的最佳修饰膜制备工艺条件及膜过滤过程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实现工业化处理含油废水提供实验基础。实验采用原位水解法对α-Al2O3微滤膜进行修饰。通过考察不同膜孔径及膜修饰涂层材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选择出亲水憎油性较好,膜孔径为0.2μm的ZrO2修饰涂层材料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不同ZrCl4改性溶液浓度对0.2μmα-Al2O3微滤膜孔结构和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rCl4修饰溶液浓度为6 g/L,制备的纳米ZrO2修饰涂层厚度约为14 nm,均匀分布在氧化铝颗粒表面。与未修饰膜相比,修饰α-Al2O3微滤膜的纯水通量提提高了32%,处理1g/L油水乳化液,膜渗透通量提高30%,达到300 L/m2·h,油截留率为99.9%,膜孔径分布变均匀。因此,原位水解法制备的修饰商用氧化铝微滤膜能有效减少膜污染,实现修饰膜稳定,高效地处理稳定含油污水。本论文优化了纳米ZrO2修饰α-Al2O3微滤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工艺参数能有效控制膜的过滤效率和油截留量。膜间压最佳范围为2.2MPa~2.6MPa。适宜的膜面流速为5m/s;过高和过低的膜面流速均不利于提高渗透通量,但对截留率影响不大;提高料液温度有利于通量的提高,但会增加渗透液中的油含量,当温度超过45℃后,温度对渗透通量影响不大,最佳料液温度为30~40℃;当料液浓度小于5g/L,随着料液浓度增加,渗透通量明显降低,但当料液浓度大于5g/L,稳定渗透通量基本不随料液浓度增加而变化,油截留率基本维持99.8%;合理的反冲周期为10min,过短不利于总渗透通量的提高,过长膜污染加重。对膜再生的研究表明,热处理、超声清洗等方法均实现污染膜的再生,其中采用热处理方法的效果佳,通量可恢复至清洁膜通量的80%~90%。
其他文献
<正>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比重逐年增加,并且具有以下特点:从简单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重视操作过程的考查;电学实验考查的频率较高,仍是考查的重点;从学生实验转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创业无疑是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将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大学
高氟地下水在我国分布广泛,直接作饮用水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为了开发出经济高效的PRB介质,研究了沸石、骨炭、黏土矿物(海泡石、蒙脱石、高岭土、硅藻土等)、活性氧
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是自己建仓库、办车队,万事不求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成本。专家们提出,物流企业发展应该走专业化道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已经崭露头角,并且显示出强大的
汽车水泵是内燃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泵叶轮进行了应力分析。利用该软件多工况组合的功能,计算叶轮在多种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为汽车水泵叶轮
在城乡二元主义的影响下,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长期遭到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拷问着环境立法的公正。新《环境保护法》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对环境保护的城乡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正在经历急剧变革,农村金融主体、金融要素、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分化重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清醒认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自
介绍了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超深圆形基坑支护采用复合逆作法(逆作与正作相结合)施工的工程实践,综合利用钻孔桩、挖孔桩、岩石锚杆、旋喷桩进行围护,坑中岩石利用控制爆破法分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主要作用是协调代谢和能量平衡。AMPK被激活后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脂肪酸氧化以及调节基因转
本文研讨了"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个易错问题。其一是弹簧颈度系数问题,其二是考虑弹簧自重时,弹簧原长的取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