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古音是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中。拟音是源自西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各亲属语言或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重建原始母语。本文以高本汉、董同龢、李荣、王力、李方桂、周法高、邵荣芬、郑张尚芳八位学者的中古拟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声母方面,各家对多数声母的构拟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娘母、云母是否独立,俟母是否存在,[j]化声母是否存在,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知组、庄组、晓组、影组、船母、禅母、日母的具体音值。韵母方面,除了重纽、唇音字的开合等目前仍无定论的问题,八位学者对开口介音,合口介音,一、二、三、四等韵的主元音,一、二等重韵的主元音,遇、止、流、臻、深、曾各摄的主元音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声调方面,各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高本汉主张四声八调说,李荣主张四声三调说,周法高认为平声、仄声有读音长短的区别,邵荣芬认为中古四声各具一调。其中邵荣芬代表了多数学者的意见。通过多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高本汉利用现代方言和域外译音为中古拟音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由于文献材料使用不当,其中古音系统存在不少缺陷。李方桂以高氏的系统为基础构拟上古音,同时又根据自己的上古音研究对高氏的系统进行补充修正,他的中古音系统最接近高本汉。王力的系统是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吸收赵元任、陆志韦、罗常培等学者的意见形成的,他和高氏一样不承认重纽,具有一定保守性。董同龢保留高氏全浊声母的送气符号,而在重纽和重韵的区分上有自己的创见,他的拟音既有保守性又有创新性。李荣利用梵汉对音材料和声韵配合规律修正了高氏许多不合理的拟音,例如他对庄组声母的构拟等。邵荣芬通过对比《切韵》与同时代其他注音材料的语音特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船、禅两母的音值应互换等。周法高拟音系统的特点是尽可能用最少的音位来解释最多的语音现象,他还根据内、外转各摄的上古读音来解释重韵和重纽问题,具有独特性。郑张尚芳的拟音与诸学者差异最多,独立性最强,而在部分音值的构拟上存在上、中古系统无法互相印证的缺点,例如他对虞韵、钟韵的构拟。有时,其他学者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结论在郑张的系统中可以并存,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语音在中古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