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发病率高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转移侵袭能力。按照组织学类型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eareinoma,EAC),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其中大部分为ESCC。食管鳞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在初次诊断时就已出现晚期转移,这导致食管鳞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10%。因此,探索筛选新的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食管鳞癌患者的早期或预后转移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长度超过200bp的核苷酸分子,不编码或很少编码蛋白。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LncRNA芯片检测的大规模应用,大量LncRNAs在肿瘤组织和体液中被发现,作为促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s参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及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因此探索与食管鳞癌相关的LncRNAs已经成为该领域重要的课题之一。LncRNA TUSC7也称为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反RNA3(LSAMP antisense RNA 3;LOC285194;Gene ID:285194),长2105bp,由四个外显子组成,位于染色体3q13.31位点。Pasic等在2010年首次提出其作为治疗恶性肿瘤骨肉瘤的主要抑癌基因。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TUSC7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具有抑癌基因作用,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但是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TUSC7是否存在表达差异及其在食管鳞癌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何种生物学功能,尚未见明确的机制研究报告。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TUSC7在6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以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为对照,检测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30,EC-9706,KYSE-150,ECA109)中TUSC7的表达水平,并选取一株在其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30作为后续体外实验的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体外过表达或抑制TUSC7,进行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TUSC7对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志物(MMP-9、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TUSC7在ESCC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SCC患者血清中LncRNA TUSC7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TUSC7的中位表达水平为截止值,将60名患者分为TUSC7高表达组(n=30)和低表达组(n=30),两组相比,TUSC7低表达组与TNM分期和更多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程度显著相关(P<0.01)。2.在4种人食管鳞癌细胞中,其中3株(ECA109,EC-9706,KYSE-30)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比较,TUSC7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但KYSE1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过表达或抑制TUSC7后qRT-PCR检测KYSE-30细胞结果显示,pLenti-TUSC7转染组TUSC7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si-TUSC7转染组TUSC7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4.MTT法检测细胞增值率结果显示,转染pLenti-TUSC7组KYSE-30细胞增殖能力在24h和48h明显抑制(P<0.01);si-TUSC7转染组KYSE-30细胞增殖能力在24h和48h明显增强(P<0.05)。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表明:转染pLenti-TUSC7组KYSE-30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显著低于pLenti-NC组(P<0.05);si-TUSC7转染组KYSE-30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明显高于si-NC组(P<0.05)。6.Westen blot显示,与pLenti-NC对照组相比,过表达TUSC7可显著增加KYSE-30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量(P<0.01),而降低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P<0.01);与si-NC组对照组相比,si-TUSC7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而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TUSC7在ESCC血清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与TNM分期和更多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程度显著相关,具有通过EMT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