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代舞起源于蒙古族传统宗教萨满教,是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是一种在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的原生态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渊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传承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的几代艺术家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深入到安代舞的故乡通辽市库伦旗,与当地文艺工作者一道,对传统安代舞进行挖掘、整理、修改、提炼、加工。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传统安代舞踏上了积极、健康向前发展的轨道。它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论文可分为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安代舞的故乡库伦旗的自然以及人文背景进行了描述。阐述了库伦旗安代舞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描写安代舞从祭祀仪式发展变化为治病仪式的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揭示安代舞从民间舞蹈发展变化为舞台艺术的过程。并阐述了变迁的具体表现及影响。从传承途径、民族认同、艺术认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安代舞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探求其保护措施。突出其发展途径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其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从政府、民间协会、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四个角度探讨对安代舞的保护措施。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各种措施的可行性,为安代舞的保护工作总结经验。从各类文献中不难看出,以往对于安代舞的研究多侧重于舞蹈艺术的角度,把“舞蹈”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或是将安代舞的现代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将其作为一种民俗事象进行分析。本论文从安代舞的起源开始,将安代舞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并按年代、类型将安代舞进行分类。从多个层面,各个角度对安代舞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把安代舞作为一种民俗仪式和民俗事象进行研究,展现其民俗学的意义,探求其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