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天峡鲟业集团有限公司具有国内外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本文选用人工养殖鲟鱼皮作为研究对象,先对鲟鱼皮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代制革工艺和鲟鱼皮制革实践设计了一条鲟鱼皮的制革方案;研究了鲟鱼皮制革工艺过程中浸灰、软化、漂白、鞣制等几个对鲟鱼成革性能影响较大的工序的优化操作;根据鲟鱼制革工艺的中试放大实验的结果,对设计的鲟鱼制革工艺进行了工序调整。结果显示:1.实验选用有机胺类浸灰助剂以降低浸灰皮胶原间的静电排斥进行不膨胀浸灰,有效避免了鲟鱼粒面硬鳞在浸灰膨胀与脱灰去膨胀过程中的松动脱离。选定的浸灰操作条件为温度20℃、液比8、氢氧化钙用量2%、浸灰助剂用量3%、脱脂剂0.5%。2.鲟鱼脱灰皮软化前先以改性戊二醛预处理可避免胰酶因对生皮粒面层的作用较强而对深层的作用相对较弱造成的鲟鱼粒面损伤和硬鳞松动脱离,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软化条件:在32℃,液比为4,pH=7.5~8.0,脱脂剂为0.5%时,改性戊二醛用量、胰酶用量和软化时间分别为0.6%、0.5%和4h。软化后的鲟鱼皮在弱碱性条件下选用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漂白体系进行鲟鱼皮的漂白处理,操作简单易控制且污染小。3.分别考察了铬鞣剂、改性戊二醛用量对鲟鱼成革的影响,并进行了二者同浴结合鞣制的用量配伍实验,实验表明:改性戊二醛的加入不仅可促进铬盐的吸收,而且对提高鲟鱼成革粒面鳞片的韧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4%的铬鞣剂与8%的改性戊二醛用量配伍同浴鞣制的鲟鱼成革收缩温度即能达到90℃,达到轻工业鞋面和服装等用革行业标准,而且废液铬含量较低,大大降低了铬的污染。4.鲟鱼制革工艺的中试实验结果显示鲟鱼皮面硬鳞上密布的坚硬突刺在高强度的机械作用下易擦伤与其接触的鲟鱼粒面,故实验提出在制革准备工段的前期,最好在浸水液中对手工去肉后的鲟鱼皮进行硬鳞的酸软化处理,这样可减少中性盐氯化钠的使用。工序调整后的鲟鱼皮制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革效果,最终确定的鲟鱼制革工艺路线为:浸水→手工去肉→硬鳞酸软化→浸灰→脱灰→软化→漂白→浸酸过夜→鞣制→溶剂脱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