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掺杂CuAlS2黄铜矿材料的制备与光电特性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化合物半导体CuInSe2(CIS)和Cu(In,Ga)Se2(CIGS)在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巨大成功,激发了人们对黄铜矿系材料掺杂的研究热情。对于宽带黄铜矿型半导体,不同金属掺杂可以形成掺杂浅能级,提高导电性能;或者形成深能级杂质中间带,实现稀有、昂贵金属替代,发展出不含In和Ga的光伏材料。黄铜矿型CuAlS2属于宽带半导体,适合引入金属掺杂,作为潜在的中间带半导体和透明导电材料备受关注。本文以CuAlS2和过渡金属掺杂的CuAl S2:TM(TM=Ti、V、Cr、Mn和Ni)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光电特性。利用化学输运法制备CuAlS2和CuAl1-x-x MnxS2单晶样品;采用金属预制层硫化法制备CuAlS2和CuAl1-x-x TMxS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SEM/EDAX)、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成分、光电输运等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为:1.采用磁控溅射多层预制膜硫化法制备CuAl S2薄膜,研究了多层膜周期结构对其硫化反应的影响。最佳的制备工艺为650℃温度下硫化[Cu/Al]8预制膜5小时。此制备方法易于控制薄膜的化学配比,无需利用氰化钾清洗,是一种绿色、稳定可靠的薄膜制备手段。2.利用金属预制层硫化法制备出单相CuAl0.96TM0.04S2(TM=Ti、V、Cr、Mn和Ni)的多晶薄膜,呈黄铜矿结构,空间群为I-42d。Ti、V、Cr和Ni掺杂使得CuAlS2薄膜的光学带隙从3.8 eV下降到3.3 eV左右,并在带隙中形成了杂质中间能带,可应用于高效率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制备。3.利用碘输运法成功生长出CuAl1-x-x MnxS2单晶,为黄铜矿结构。研究了单晶样品的电输运特性和光敏性,呈半导体特性。与CuAlS2单晶对比,Mn掺杂使得电导率和光敏率最大值分别提高到未掺杂的1.7倍和13倍。Mn掺杂提高了CuAlS2的导电性,诱导出较强的内光电效应,并且保持较宽的带隙(Eg3.3 eV),有望发展出CuAlS2:TM体系的p型透明导电材料和光电材料。
其他文献
大型组织间、组织内复杂的信息系统在整合、交互时,总是存在数据理解、定义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数据互操作技术出现的背景以及需解决的问题,然后提出基于标准元数据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晚期胃癌因肿瘤引起疼痛 ,加上有些已转移到骨、腹腔而长期卧床 ,生活不能自理 ,身心非常疼苦 ,而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如何帮助病人调整心态
情形一:不配合并殴打防控人员$$【案例】2月4日,四川省仁寿县普宁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廖某某、邓某等人在某小区外开展疫情联控工作,被王某的四轮电瓶车挡住了卡点进出口通道。廖
报纸
试验以小麦秸秆为主料,设计不同配方配制培养料,采用塑料袋熟料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100 kg,配以棉籽壳50 kg和麦麸30 kg,平菇产量最高
<正> 三、络合作用与重金属迁移 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天然与人工合成的无机与有机配位体。它们能与重金属生成稳定韵络合物(或螯合物),对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有很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个天基无线电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系统。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反恐战争的打响和其他几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相继出现
经过“六五”调整及“七五”的技术改造,我国的电镀行业通过专业化调整改造,重新组合,缩短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目前估计全国电镀厂点不下10000个,职工人数30万以上,产值2
1991~1992年用棕壤土进行了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草木樨植株和根系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等养分量的条件下,用草木樨地上部植株或草木樨根系配
本文对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实例说明反证法的实质,反证法在应用上的难点,宜用反证法证明的命题,揭示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的重要性。
人工回灌是控制基坑降水工程引起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本文以上海地铁2、4、9号3条地铁线所围区域盛大基坑降水为例,探讨基坑降水地下水回灌控制地面沉降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