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较快增长,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基于上述背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2016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燃煤机组发电需要搭配15%非水可再生能源的规定;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建立,未来的电力生产消费,将需要同时考虑电力交易以及碳排放、绿色电力证书以及用能权等能源环境衍生品交易。论文围绕电力与能源环境衍生品协调交易问题,首先,概述了碳排放权、绿色电力证书和用能权三种能源环境衍生品的理论与现状,论述了能源衍生品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其次,分别站在电力市场不同主体的角度,从微观角度着眼,考虑了能源环境衍生品给市场不同交易主体的生产成本及利润带来的增减变化,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以及用能权交易对电力生产和消费主体的市场行为、节能改造行动决策的促进作用;再次,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考虑了设置不同能源环境衍生品对电力系统的调节的不同目的,建立了电力与各类能源环境衍生品协调交易模型,基于电力与能源环境衍生品协调交易理论成果,量化了模型中能源衍生品对电力市场主体成本利润的影响关系;最后,基于VENSIM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了在碳排放权价格处在高中低不同价格水平情景下,电力市场主体的成本利润变化,仿真了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在15%的情况下市场对配额的需求及等效可再生能源补贴金额,从多角度验证了能源环境衍生品在电力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