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政府向国外派驻使臣,是经过惨重的外交失败后总结出来的。英国、美国、日本成为清政府第一批派遣使臣的重要国家。随着美国排华运动的兴起,多数在美华人受到攻击与虐待。居住在美国西部、与美国相邻的墨西哥、秘鲁和西班牙属地古巴的华人,都遭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在海外华人的大声疾呼下,清政府认识到向外派遣使节的重要性与急迫性。1875年底,清政府任命陈兰彬为驻美第一位公使,同时兼驻西班牙和秘鲁。1878年,驻美使团在美国华盛顿设立了中国驻美使馆。随后,经过历任驻美公使艰苦的努力,中国又先后在华人聚居的城市设立了领事馆,保护海外华人权益。从1875年始,陈兰彬被委任为晚清第一位驻美公使,直至清政府灭亡,晚清驻美公使共有八位,当中有六位都来自于广东。多数人也以进士、举人或翰林出身,可谓“出身正途”,具有深厚的中学文化根底。其中也不乏办理洋务的好手。伍廷芳与梁诚更是年少时就接收系统的西方文明教育。二人虽都具有良好的西学素养,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同样谙熟,精通经书、史鉴,学贯中西。因为外交人才的缺乏与国家经费的短缺,驻美公使通常兼驻西班牙和秘鲁公使。1903年,外务部认为美国与西班牙想遥甚远,加上古巴已将脱离西班牙而独立,跨地区兼使已不符时宜,因此改由驻法大臣兼任西班牙公使,驻美公使兼任秘鲁与墨西哥公使。作为身兼数职的驻美公使,历任驻美公使都肩负着联络邦交、谈判商议、保护华人的重担。美国、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地的华人问题也成为他们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本文欲通过对驻美公使在美国以及墨西哥、古巴、秘鲁华人的护侨外交进行举例分析,一方面进一步了解晚清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深刻剖析历任驻美公使为保护华人做出的不可湮灭的功绩。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围绕驻美公使的派遣背景,首先论述苦力贸易的兴起、华工问题的发展以及海外使领馆的设置。其次从地理位置、出身、职位等方面介绍驻美公使群体概况。第二章从美国的排华运动、在驻美公使的努力下建立的驻美使领馆以及驻美公使保护华侨外交手段的转变这三个方面,介绍历任驻美公使在美国对华人的保护措施。第三章重点论述驻美公使在美国以外,即兼任墨西哥、古巴、秘鲁之职时,为保护华侨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积极参与与各国的谈判,签订保护华人的条约;主动奏请设立使领馆,保护华人合法的权益;设法处理华工受虐案件,争取华人应得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