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用以评价火针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别比较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该病及其单纯电针治疗本病的疗效,提出针灸优化方案,并探讨火针配合电针治疗该病征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方法:共纳入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并随机分成30例火针配合电针治疗组和30例电针对照组行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VAS评分的变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肩手综合征评分。采用DME实验设计和统计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以比较两组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以期能够找出治疗本病相对优化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分别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疼痛VAS评分和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也有改善,治疗后的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肩手综合征评分(SHS)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的评分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的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治疗组(火针配合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火针配合电针组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上肢运动功能、以及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均优于电针组。本研究拟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本治疗方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的特点,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备了普遍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