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经济空间结构必须适应经济转型期的各种要求。本文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理论和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全面的剖析,力求分析准确、深刻,为浙江省转型期经济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经济空间结构和空间计量方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中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以及空间结构发展特征。其次,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浙江省69个县(市、区)1995-2010年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浙江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集聚形式。再次,本文基于证实性数据分析(CSDA)方法研究浙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条件β收敛空间滞后模型,并以产业结构、资本、人口增长率为控制变量观察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而判定浙江省空间自相关性产生的来源以及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经济空间发展特征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浙北、浙东北地区呈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浙东南是以增长极带动,沿发展轴辐射的发展格局,浙西南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发展特征不明显,未形成有效的空间结构发展格局。(2)浙江省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收入比2.4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核心边缘结构方面,浙江省存在明显分异,即部分地区明显,部分地区不明显。(3)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可将其分为经济高速发展区、经济滞后发展区和经济发展极化效应区。(4)浙江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水平各不相同,从总体上看,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浙北地区、浙西南地区、浙东北地区、浙东南地区。(5)浙江省经济空间相互作用比较明显,是浙江省空间自相关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浙北与浙东北地区,浙北、浙东北地区与浙东南、浙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