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检索《中华医典》为基础,联合手工检索有关针刺及妇科类古代文献,整理出古代文献中关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处方条文,分析和总结古代文献中针刺治疗PMS的选经规律和取穴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PMS提供指导。 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全面收集有关针刺治疗PMS的处方条文,建立数据库,利用自行研制的“针灸临床循证决策支持平台”系统,分别从古代和历朝历代两个角度对PMS针刺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出古代针刺治疗PMS的经络运用规律、腧穴运用规律、特定穴运用规律和腧穴部位运用规律等。 结果: ①腧穴运用结果:古代针刺治疗PMS共使用腧穴108个,总频次617次;腧穴使用频次排列前10的依次是三阴交、中极、气海、足三里、百会、关元、神门、肾俞、合谷、复溜;腧穴部位关联分析表明下肢部腧穴使用频次239次,运用腧穴39个,其次为胸部和腹部。 ②经脉运用结果:针刺治疗PMS选用腧穴的经脉涉及十四条,选用频率最高的为任脉,且用穴个数最多,腧穴分布主要在胸腹部;其次是肾经、脾经、膀胱经脉和督脉。 ③特定穴选用结果:针刺处方中共使用108个腧穴,其中92个特定穴占腧穴总数的85.19%;特定穴类别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次之为五输穴;具体特定穴为交会穴、膀胱募穴、胃经合穴等较频繁。 ④配伍运用结果:腧穴配伍支持度最高为三阴交和中极,其次为中极和气海、中极和肾俞、肾俞和三阴交等;特定穴配伍支持度最高为交会穴和五输穴,其次为原穴和五输穴、募穴和交会穴等。 结论: ①古代针刺治疗PMS以任脉为主,并针对病机也常选用肾经、脾经、膀胱经和督脉;取穴原则为远近部选穴和辨证取穴;常选的特定穴为交会穴和五输穴;多集中选取腹部及四肢的腧穴。 ②古代文献中针刺治疗PMS的主穴常用三阴交、中极、气海、足三里。辨证取穴,肾虚的配关元、肾俞、水泉;偏脾虚的配血海、隐白、气冲;潮热症状明显的配合谷、复溜、大椎、通里;失眠、烦躁易怒等神志症状明显的配百会、神门、太冲、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