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引进律师制度的争论——以礼法之争为视角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末“礼法之争”为视角,对清末引进律师制度的争论进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细致梳理法理派与礼教派双方各自的理由,同时结合清末民初律师制度在中国引进后所产生的实际效应,分析当时争论双方各自的观点的是非曲直。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介绍了当时引进律师制度的历史背景,并对律师制度在清末时期引进的过程的及法律条文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礼法之争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着重以礼法之争的角度分析礼教派与法理派在律师制度引进之初各自所持的态度以及各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第三章是从律师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民国时期律师制度实施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清末时期引进律师制度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再评价,以历史的眼光去辩证的看待礼教派反对律师制度的原因从而做到以古为鉴。
其他文献
服务型政府,是就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讲的,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引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范围内,通过法律规定程序,按照公民意愿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
为了努力平衡由于资源的日渐贫乏而导致燃料价格的增长,及减缓由于CO2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需要,汽车工业在寻求多方面的探索。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继续优化传统的动力传动系统,为
文章通过对社会抚养费制度进行纵向的梳理发现,其与此前的计划外生育费以及各地方计划生育法规中所规定的针对公民未按相关规定生育而做出的罚款等措施一脉相承,都是计划生育政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建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德建设思想为理论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