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于是转而追求政治权利;国际社会逆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开始冲击国际经济的发展,激化了中国的民粹主义倾向。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政府的传统权威被打破,网络日渐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主要平台;虚拟的环境为民粹主义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现实社会中的民粹主义就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其表现和影响更加深刻,针对民粹主义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课题。网络空间中的民粹主义是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民粹主义思潮的一种映射,其与传统的民粹主义根源一脉相承。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外知名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众多关于“民粹主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分析网络空间民粹主义的具体表现,概括总结其传播特征,结合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从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心理、外部五个层面深刻阐述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的原因。民粹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诉求是强烈歌颂普通百姓的品德,追求直接民主,反对代议制政府,其行为上具有非理性、极端性、情绪性等特征,它能够依附多种社会思潮展开群众运动,对政治、社会、经济有一种批判性功能。网络空间民粹主义的典型表现有舆论审判、民族民粹主义、恶搞文化、人肉搜索、反全球化浪潮等。经济层面,物质生活的满足促使公民要求政治权利的回归,民众民粹情绪激烈;社会层面,转型期的中国处于断裂社会状态:技术层面,技术赋权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民众权利日益崛起;文化层面,自由开放的网络文化使得民粹主义者表现的极为非理性;心理层面,网络空间同质群体的集合使得群体中法不责众的心态愈发强势。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需要辩证看待,正确引导。最根本的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底层民众利益。政治方面,完善社情民意表达制度,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对舆情的能力和智慧;文化上发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能力;在国际社会上,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只有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才能消除民粹主义生存的土壤,规避网络空间民粹主义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