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日益受到监管部门、市场投资者的重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投资基金的研究从未间断,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及其投资业绩。我国的证券市场从90年代初期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市场行情的走势、监管部门对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态度等市场环境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证券投资基金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产生到日益壮大,其投资理念、投资行为、投资业绩是否有所改变值得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回顾以往研究之后首先介绍了几个与投资基金行为研究密切相关的金融理论,包括:市场效率理论以及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结论、投资者常见的四种心理误区以及由此诱发的不同投资策略、著名的凯恩斯“选美”理论。 其次运用国内外较为认可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市场调整时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投资策略和基金业绩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调整时期投资基金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在投资策略上倾向于根据股票前期表现采取“追涨”、“高抛”策略,根据股票当期表现采取“追涨”“杀跌”策略,相比而言,开放式基金“追涨”“杀跌”的程度较弱一些,在这种投资策略下,80%的投资基金的业绩要好于市场基准组合,而且相比而言,开放式基金业绩更好一些。由此可见,投资基金采取了看似“非理性”的投资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从而说明了这种投资策略对投资基金而言还是属于“理性”的选择。 文章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分别从我国股票的发行制度、流通制度以及行为金融的角度对投资基金在市场渊整时期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章立意新颖。以往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一般从传统金融学或者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投资心理对投资策略的影响,而本文将投资行为、投资策略与投资业绩评价相结合,分析其投资行为对投资业绩的影响。 其次,研究方法有改进。以往用于研究基金投资策略的动量模型中对考察期内对同一股票的多次操作指标取平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指标的波动幅度,使得统计结果失真,基于此,文章对其进行了修正,将指标由平均改为累加,并运用它对我国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 再次,样本选取有创新。文章同时选取了部分开放式基金和部分封闭式基金,运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时期内的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及其业绩进行横向比较,这在以往研究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