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账户中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探讨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的老龄化得到缓冲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的老龄化速度,农村老龄人口的供养已经成为中国老龄人口问题中的大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对农村的稳定,巩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非常必要。国家财政是社会保障的最后负责人,也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已经成为财政的第一开支项目。一些国家实际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超过40%以上,甚至达到60%。而在中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长期以来偏低,迄今为止不足15%。同时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社会保障支出政策时,还缺乏公平性,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也越来越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因素。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停滞,西方福利国家都面临了社会保障支出资金不足的尴尬局面,从而引发了财政困难。由此涉及的不仅仅是社会保障改革,还涉及到公共支出改革。财政因素成为决定社会保障制度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我国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仅是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更加关注人民生活幸福。政府亦更加追求公共服务的完善,国家财政更加倾斜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政策。当考虑一个新的改革措施,增加一笔新的投入的时候,如何能保持稳定,对于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公共财政有多大承受力,能够达到多大的效果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特殊国情,通过对国外情况的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账户的公共支出规模问题。主要比较分析的包括:发展中国家纳费型和非纳费型的代表国家芬兰和巴西,德国、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的代表以及韩国这种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中等收入国家。作为这些有代表性的国家,他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得出的结果,对中国都有比较深远的意义和值得借鉴思考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人口、收入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结合所探讨的养老模式,分析农民养老保险的保费结构,从个人纯收入出发,讨论个人投保的可能性和投保能力,进而探讨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农村养老公共支出规模。因为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着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流失和高速的城市化问题,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养老保险所面临的受众又存在很大的变数,所以本文中除了静态人口结构下农村养老保险的公共支出规模做了分析印证还运用CPPS对未来农村人口的变动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用于此的公共支出的未来动态变化。对于所得出的农村养老公共支出规模,结合中国的财政增长变化,本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按照近十年的数据结合中国目前高速稳步的经济增长运行情况,通过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财政状况可以承受中国农村养老的公共支出并维系良好的养老系统运行。最后,文中对于国际出现的具有创新性的以房养老以及养老保险的私有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其他文献
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在对武术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武术首先作为一种体育项目,走向世界,赢得头彩。可就在这不经意间的几十年,最具有东方五千年文化内涵的、最能代表
目的观察凝血酶冻干粉用于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拔牙后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停服华法林3~5 d的8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拔牙后伤口局部应用凝血酶
唐陆羽《茶经》中提及的"洪州窑",1977年在江西丰城发现,经过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其是南方青瓷发祥地之一,它的多项技术开创了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先河。本文总结了近30年来洪
数字阵列雷达是一种接收和发射波束都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全数字阵列扫描雷达。由于收发波束形成均以数字方式实现,因而它有较好的数字处理灵活性,拥有许多传统相控阵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