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从艺术造型元素角度对“脸”这一形态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它形式构成演变进程,以及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中形态语义的内涵进行归纳和阐述,探索“脸”的形态语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而把握在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中的理念根据。“脸”在自然界中只是一种个体标记,因而必定经历了从自然的“脸”的形态向艺术“脸”的形态转变,这是一种从标记到符号的升华。原始艺术当中“脸”的形态语义的应用和具体表现形式,如古代纹样,陶器,青铜器等等。分析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造型艺术存在形式的和表现特征并分析其表现意图所在。把“脸”分为“面具”和“脸谱”两部分,按历史时间顺序,阐述国内外各地域民间艺术中“脸”的形态语义表现。总结出在不同的民间艺术中“脸”形态语言的传承方式,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最后重点分析“脸”的形态语义在现代艺术和设计中的多种表现。指出在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网络技术出现,“脸”的形态语义又有了新的延续和发展,使“脸”的形态语言在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形态语义。“脸”作为一种图形语言与现代设计手段紧密结合,是一种设计艺术的应用形式。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玩具设计,现代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都将这种符号语言运用其中。脸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表现题材,始终引起设计师的广泛兴趣。阐述“脸”作为一种符号,在语义表达上的普遍规律,归纳不同的表达形式在造型表现上的共同特征。分析这种形态语言长期存在并被广泛发展和应用的必然性,并用设计实践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