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倡小学生的阅读要向外延伸,他建议教师采取“1+X”的办法,此办法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之内,教师在课堂上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拓展阅读的文章。这里谈的“1+X”是一种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指依托教材之中的原型课文的“1”,从教材里面的内容出发进行延伸,拓展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X”,以点带面。其中,“1”是指教材,具体是指教材中的一些选文,或者是课文之中的主题、人物和作者等;而“X”指的是与“1”之中的某些元素匹配的课内或者课外的文章。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是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拓展学生阅读资源的较好途径,此模式符合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能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双面改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文本拓展模式。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1+X”拓展阅读的类型和教学要求。从类型看分为体裁类、题材类、作者类和表达方式类四种拓展类型,从教学要求看分别以定位“1”、调控“X”和明确“+”为维度,按要素分析并提出各自的教学要求。从而由课内的一篇文章加上课内或课外的另外几个文本组成的一组群文,形成一组结构化的文章,使不同内容、形式和方法相互交叉,重构学习内容。第三部分是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1+X”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己经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也验证了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但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定位“1”来看,存在着“1”的规划不合理,“1”的内容不聚焦精准的问题;从调控“X”来看,存在着“X”的难度调控不合理、“X”的效度调控不合理的问题;从明确“+”来看,存在着辐射式教学方式不匹配、聚合式阅读方法不匹配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建议。如何使“1+X”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拓展阅读,这是语文教育研究者亟需关注的事情。笔者基于这些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优化策略:从定位“1”来看,要系统规划“1”、精准聚焦“1”;从调控“X”来看,要合理调控“X”的难度、合理调控“X”的效度;从明确“+”来看,要匹配好辐射式的教学方式、匹配好聚合式的阅读方法。让“1”、“X”、和“+”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条链环,从而促进学生拓展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本研究为尚不成熟的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是本文想要达成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