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风险模糊评估的P2P网络访问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一代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对等计算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边缘分散的闲置资源如节点的计算力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等,促进资源共享、合作计算和信息的交互。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2P技术逐步应用到文件共享、即时通讯、存储空间共享以及视频点播等领域中,并对运营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其发展新的商业模式。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不通过中心节点直接进行交互,不仅避免了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而且使节点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并且提高了节点的交互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但是,对等网络具有异构性较大、节点能力多样,加上网络中节点动态性较强且网络规模较大等特点,这又使其在安全上具有先天的不足。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P2P网络访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当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模糊集的观点分析节点间的信任关系以及授权时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节点资源的访问请求引入二级模糊综合评估的思想,提出新的评估方案。该方案体现了信任和风险评估的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并能够较细粒度地对节点的历史行为进行评估。节点进行资源访问提供了交互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机会,但同时可能给资源提供者或网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节点信任和授权风险的评估,采取事前预测和事后验证的方法,通过多次交互的积累不断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对节点评估和安全授权的自学习性。以评估机制为基础建立了访问控制模型,制定了相应的访问控制规则,并分析了最小权限和职责分离原则在该访问控制模型中的适用情况。基于综合评估的访问控制的可行性有效性通过仿真实验得到验证。在我们研发的新型对等计算安全软件平台上,验证了基于此方案建立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作为B3G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局域网的两个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MIMO系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在相同的频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运用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的科技手段来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建立ITS(智能交
交通客流量预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能够有效的为城市道路建设,智能交通疏导等领域提供行之有效保障措施。通过对大量过往交通客流量数据的分析,同时结合神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压缩感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采样限制,实现了采样方式
近年来,数字图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保护图像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信号具有类似噪声、结构复杂、难以分析以及对
时间序列是数据挖掘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在现实世界许多领域中广泛存在,如股票价格,商品销售数据,气象数据等。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类数据的存储规模呈现爆炸式地增长。如何
近年来,基于物理的流体动画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如对日常生活中暴雨拍打海面溅起水花的场景、烟雾在海上缓缓升起的现象等的模拟;而在电影特效制作、军事演习及计算
目前,空间物流信息系统集成方案主要采用RPC、DCOM、CORBA和JAVA等技术来实现。但是这些组件技术存在部署复杂、紧耦合、不适合分布式异构网络、不能实现基于Internet上的GIS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嵌入式系统的发展、FPGA的概念以及ITU656信号的基础知识,并详细叙述了利用QuartusⅡ软件设计平台和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ITU656信号源。   论文详细介
学位
随着P2P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对P2P网络中资源的有效性、即时性及传输效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P2P网络中,数据复制是提高分布式系统中资源可用性、可靠性、传输效率的一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