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知行是诚信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当前的诚信困境和诚信教育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诚信知行问题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诚信知行作为突破点。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考察了中西方诚信知行发展的不同理路。作为一种道德,诚信的终极使命在于维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并无实质性区别。但是,中西方支撑诚信知行演变的外在环境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中西方诚信知行理路的差异之源。改革开放以后,不断移入的市场经济模式使得我国社会环境中维系诚信知行系统的固有推力逐渐消失,从而导致诚信失范事件频发,这是我国当前诚信危机的深层原因所在。通过教育解决这种困境的前提是必须洞悉诚信知行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在第二部分,本研究分析了诚信和诚信知行的相关概念,对国内外常用的诚信概念逐一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概念间的内在关联。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明确了诚信求真、求善的本体内涵并给出了诚信知行的含义。在第三部分,本研究从静态角度破解了诚信知行的内核,诚信知行主要包括主观意愿、言、行及坦认四个内核。每一类诚信知行事件中的不同行为事实上都暗含着诚信知行内核的不同组合,不同组合的内核前后衔接,形成了诚信知行事件的逻辑过程。通过对内核赋值可从诚信知行事件的逻辑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出诚信知行事件逻辑组合表,诚信知行事件逻辑组合表是评定不同诚信知行水平的重要工具。按照诚信内核的地位和作用,评定个体诚信知行水平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行>言>坦认>意愿。在第四部分,本研究从动态角度考察了推进诚信知行内核运转的动力机制。研究显示,维系诚信知行内核运转的主要动力源包括诚信认知、情境约束、利益预期和交往对象,其中利益预期和情境约束是维系诚信知行内核运转的核心动力。当情境约束强度达到并超过一定阈值后,诚信知行内核运转以情境约束作为第一推动力;当情境约束强度未达到阈值时,诚信知行内核的运行遵循基于利益预期的朴素原理。在理论分析完成后,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典型实验验证了理论预判的准确性。在第五部分,本研究依据诚信知行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我国当前诚信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首先,诚信教育改革应重视诚信行为的地位和价值,应高度重视守信教育的价值并在教育内容中大量增添守信教育素材。其次,应立即明晰当前我国诚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动力缺陷和误区,重构基于情境和利益的诚信教育模式。最后,应加强社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联系,避免社会系统对诚信教育的削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