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冲突与协调的产业转移承接研究--以湖南为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是企业规模化转型所用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内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模式。产业转移在给产业承接地带来要素转移、技术溢出、产业联动升级等有益效应的同时,转移产业与承接地产业技术的融合,能有效改造和升级承接地区产业结构,均衡地区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产业转移即企业的大规模空间位移,或者称之为企业的再定位过程,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体,产业转移过程中充满了转移方(企业)与承接方(企业)以及产业支撑方(政府)的利益追求与博弈,是一个多方动态博弈的过程。针对近年来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式微的经济现状,本文从利益冲突与均衡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与承接过程中的利益追求与博弈,并在产业转移承接利益冲突的量化研究基础上,试图提出相关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弱化产业转移承接的利益冲突,提高产业承接的成功率。目前湖南产业发展呈现区域化集中的格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严重产业同构,关联产业缺失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测算湖南产业承接利益要素的基础上,建议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产业承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环境。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相关研究成果,找出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实证方面的缺失性,阐述了产业转移利益分析的相关基本理论;其次,运用企业盈利空间模型找出企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这些基础理论图形研究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要素;再次,构建了利益冲突评价体系对产业转移过程的利益要素进行测算与评价;引入博弈模型对其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分析;最后根据湖南长株潭地区的经济数据,对湖南产业承接的条件与缺陷进行了案例研究,根据相关理论与经济实际数据,提出产业转移承接的一些结论与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30年的快速增长。然而,2008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推动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我国城市在新形
横向税收竞争是指处在同一级别不同地区之间政府为争夺流动性资源而展开的税收竞争。国内市场的开放性使得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跨地区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地区之间必然会展开争夺经济资源和税收资源的活动。横向税收竞争使得我国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区域间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平衡各地的财力状况,中央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借助转移支付实现各地区财力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
在全球常规能源逐渐耗竭、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21世纪以来,在政府和金融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已经了形成从材料、器件、生产设备到应用系统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并迅速崛起为国际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来自美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