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优势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整理中药及西药在心律失常的应用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及优势。研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以步长稳心颗粒、与西药合用为例,中药、中西药结合应用对比中各自的优势及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心律不齐的患者80例。患者发生室性或房性早搏的持续时间>1h,查心功能Ⅰ~Ⅲ级。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52±24岁。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的患者均排除本组研究。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组间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等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本次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单用稳心颗粒治疗组: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公司)每次9g,3次/d,以温水冲服,服用4周为1疗程;联合治疗组:稳心颗粒每次9g,3次/d,同时给予胺碘酮(赛诺菲民生制药公司)0.2g/次,8h一次,7d后改为0.2g/次,12h一次,7d后改为0.2g/次,1次/d,用温水冲服,4周为1疗程。分别于用药前、后各30 min以及用药前和治疗结束时,给予入选患者12导联心电图检查,治疗前、后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均可显著减少房早、室早、心动过速的发生,患者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2.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7.5%,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稳心颗粒组(P<0.01)。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稳心颗粒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适当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没有严重的病情出现,并未停药,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组有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自行好转。治疗后,全部患者未发现转氨酶升高、肝硬化、肺充血、肺水肿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严重的药品所致的不良反应。  结论:稳心颗粒作为纯中药制剂,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再配合胺碘酮之药力,从根本上改善心律失常,减少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不仅不甚影响药物代谢及疗效,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和用药风险,增加联合用药的连续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温润养血冲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以及对肺泡灌洗液TNF-α及血清TGF-β的影响.临床研究方法:以特发性肺纤维
目的:观察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参照《现代儿科治疗学》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育研究会儿科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组7只;②病理模型组24只;③苦参碱治疗组28只。以腺嘌呤250mg.kg~(-1)d~(-1)体重灌胃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灌服腺嘌呤1周后,苦参碱治疗组每天还按200mg/1.73m~2.d~(-1)的剂量用苦参碱腹腔注射,分别观察治疗2周、3周、4周三个不同时间点,正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