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科技资源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从传统资源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科技资源的合理布局以及效率实现的最大化。在此背景下,关于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与效率的研究凸显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方面,对科技资源空间布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为“社会资源”问题研究增加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对科技资源空间布局内涵和模式的研究,能够为建立和优化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基于大量翔实的文献和数据资料,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手段,从国家和区域两个空间尺度,系统研究了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与效率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以促进效率提升的战略构想和相关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主要观点和结论:
(1)科技资源布局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空间指向性,只有依托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与其它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有机组合、协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按照科技资源布局历史演变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形态,可以将其划分为均衡分散布局模式、中心外围布局模式、多中心组团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模式等四种模式类型。布局模式的演进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基础、科技政策导向等传统因素,以及科技全球化、区域创新环境、信息技术、制度创新等新因素的影响。
(2)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经历了1949-1978年的计划经济主导阶段、1978-1992年的经济体制转轨前期和1992年至今的经济体制转轨后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空间布局受到中国科学院建立、高等院校调整和“三线”建设影响,呈现出“全国分散化”特点,打破了科技资源过度集中于东部沿海的传统格局;第二阶段受到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思想影响,科技资源空间布局重新呈现出“沿海集中化”特点;第三阶段强调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科技资源空间格局正逐渐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推进”的布局特点。
(3)目前,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布虽基本呈现出从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梯度递减”的特征不够显著。在过去十年间,我国科技资源空间效率的变化趋势为:西部地区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增速最慢。东部地区应在未来发展中对科技资源加强有的放矢的投入,尽量避免资源浪费;中部地区要着重加强对科技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力度,增大科技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比重,进而提高科技资源产出效率。
(4)从区域尺度来讲,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在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与效率水平上占据优势地位。京津冀地区内部极化现象明显,突出表现为北京一枝独大,科技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内部科技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在科技资源布局方面表现出资源投入渠道广泛、管理方式灵活多样、成果产出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对高端资源的引进极为重视等共性特征,以及与区域自身发展传统相契合的个性特征,因而具有较高的科技资源效率。
(5)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优化的总体框架为:进一步建设三大科技资源集聚点,着力构建若干区域性科技资源中心,逐步构建“π”型科技资源集聚轴,最终形成围绕“点-轴”的若干科技资源集聚区,使我国的科技资源布局模式由中心外围布局尽快迈入多中心组团布局模式。同时,为实现优化布局目的,国家政府应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立教学科研机构与地方发展的结合、实行差异化的区域科技发展策略等方面予以支持,地方政府层面应从重视科技资源战略意义、加大院地合作力度和提高企业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具体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