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与活体指纹微观细节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断出现利用捺印的尸体指印伪造死者生前押名指印的实例,由此给指纹鉴定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判断押名指印是死者生前主动形成还是死后被动形成。根据现有的指纹鉴定方法只能解决被检指印是否为某人某手某指所留,并不能判断其指纹的状态属性,即是生前主动还是死后被动形成。在指纹鉴定中,如果指印是在死者死后被动状态下形成的,并且伪造手段高超,我们不能根据经验判断其有被动捺印痕迹,那么在现有的鉴定条件下,是不是只能印证那句俗话——“死无对证”呢?目前,国内外关于尸体指纹的研究,仅限于其捺印方法的研究,对于是否为尸体指印判断问题,主要是根据经验或简单运用被动捺印出现的痕迹进行判断。而如何利用指纹的微观细节特征进行判定无人研究。对此,本文通过对尸体与活体指纹微观细节特征的分析比较找到两者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得到利用微观细节特征鉴别尸体指纹的基本办法。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尸体与活体指纹微观细节特征分析的理论基础,包括指纹微观细节特征提出的必要性、其应用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以及微观细节特征用于判别尸体与活体指印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为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进行探究,寻找不同尸体指纹微观细节特征所存在的共性,以及同一人生前活体指纹与死后尸体指纹中微观细节特征的变化,比较得出尸体指纹与活体指纹乳突纹线边缘形态、宽窄以及汗孔等微观细节特征的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判别尸体指纹提供科学可靠的方法。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指纹微观细节特征在判别尸体与活体指印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释,总结得出了判别尸体指印的基本方法,力求为实际的鉴定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部分为全文总结,并对本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增快,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能源需求,更多的企业开始开展高强度和大范围的开采工作,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品检验报告书的规范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出具的药品检验报告书和检验记录5986份,依据标准观察各份的规范性,确定不合格份额及构成原因。结果 5986份药品
以相山铀矿石的细菌浸出液为对象,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细菌浸出液中的铀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用抗坏血酸对吸附后与铀共存于树脂上的Fe3+杂质进行了动态淋洗
美国人的消费模式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并蔓延至全球。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由来已久并被传承,但在新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有必要构建健康合理的新型消费观以应对危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建造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具体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的养成,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