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肠功能紊乱是心脏外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综观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可看出在西医方面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方法确切有效,缺点是副作用较多,而一些中医外治法有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但目前各项研究以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按摩、灌肠和足疗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居多,并且基本建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评价标准,而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为极少数。耳穴压丸治疗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心脏外科术后治疗中有众多的优势,应用前景良好,故本课题研究耳穴压丸法对心脏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以认识心脏术后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变化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系,明确耳穴压丸法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目的通过观察心脏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耳穴压丸法对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观察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耳穴压丸对其影响,探讨耳穴压丸法促进心脏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本课题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管二科心脏外科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丸法从术后第一天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取耳穴中脾、胃、大肠、十二指肠、小肠、贲门为治疗部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的长短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结果术后初次排便时间组间比较,耳穴压丸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肠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能抑制心脏手术患者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