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的引产、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和瘢痕妊娠中这4种妊娠有关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陆军总医院妇产科因妊娠有关出血性疾病行介入栓塞治疗的78例患者,分为以下4组:A组:难治性产后出血22例,其中根据介入栓塞术中所栓塞的盆腔动脉的不同分为A1组9例:所栓塞动脉为双侧子宫动脉合并其他动脉;A2组13例:所栓塞动脉为双侧子宫动脉;B组: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引产8例;C组: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3例;D组:瘢痕妊娠45例,该45例患者均为清宫术前行介入栓塞术,设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17例清宫术前未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过程、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统计近7年我院因产科出血性疾病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人数,2010年为5例,2011年7例,2012年12例,2013年15例,2014年15例,2015年12例,2016年12例,同时也计算介入栓塞治疗人数占产后出血人数的比例,2010年为3.35%(5/149例),2011年3.57%(7/196例),2012年4.32%(12/278例),2013年8.98%(15/167例),2014年4.21%(15/356例),2015年7.55%(12/159例),2016年9.68%(12/124例)。可见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2.A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A1组9例双侧子宫动脉合并其他动脉栓塞患者与A2组13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患者在基本资料: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原因上比较P>0.05,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组出血量、悬浮红细胞输入量、发生失血性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比例上均高于A2组,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输入量及介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有7例行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为77.8%,A2组1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2.3%,两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B组8例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4例治疗性栓塞患者总出血量为800~3000m L,,平均出血量为1725m L。4例行预防性介入治疗患者引产过程中总出血量为100~500m L,平均出血量225m L。介入治疗均有效,无一例子宫切除者。4.C组3例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患者均为自然分娩后发现胎盘植入,在甲氨蝶呤(MTX)治疗同时,联合应用了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满意且超声显示允许清宫的条件下,及时施行了清宫术,恢复顺利。5.D组45例瘢痕妊娠患者清宫前行预防性介入栓塞治疗,设为观察组,对照组17例,清宫前未行介入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次、产次、距离上次剖宫产年限、停经天数、孕囊大小、超声可见胎芽比例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即行腹腔镜手术的比例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入院HCG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肌层最薄处的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清宫术中总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出院时HCG下降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介入栓塞治疗在产科出血性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盆腔动脉走行复杂,除双侧子宫动脉以外,髂内动脉各分支及卵巢动脉的供血可能使患者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因此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时,对髂内动脉和卵巢动脉进行造影及栓塞是必要的。3.介入栓塞术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可以明显减少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保留子宫,必要时应对所有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前行介入栓塞治疗。4.介入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效果显著。5.瘢痕妊娠清宫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HCG下降幅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