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由政府来提供,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均衡地进行配置教学资源。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从化市和增城市是广州辖区内的五个郊区市,由于发展较中心城区慢,其区内的基础教育也比中心城区较差,且基础教育较为严重失衡。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阐述了教育均衡的一般理论,分析了一些教育均衡的认识误区。在对广州市郊区的教育失衡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剖析了其原因后,总结和分析了番禺区在实现教育均衡的一些实践和创新举措,并提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的反思和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部分说明了当前实现教育均衡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背景;第二章主要阐述教育均衡的理论,并对国外和国内的研究进行探讨,第三部分至第四章探讨了导致教育失衡的区域差距、等级学校制度、择校聚居、社会观念和评价标准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番禺区教育均衡实践的五个途径:规范化学校制度、规范择校费、网络化信息化教育、加强校本教研、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最后一章还对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更好发挥教育均衡的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措施,以期有利于广州市郊区教育均衡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