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缩合法合成了几种双亲性的壳聚糖基共聚物,采用透析法制备了其自组装纳米胶束;利用荧光光谱仪、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技术研究了共聚物和其自组装(载药)胶束的性质。考察了交联剂的浓度与pH值对交联胶束粒径的影响及交联对载药胶束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通过将具有温敏性的链段引入混合胶束中,赋予了胶束主动靶向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了双亲性的接枝共聚物CS-g-SA&PVP。共聚物具有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值(CMC为0.02 mg/ml),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平均粒径为136.4 nm的球形胶束。负载了模型药物醋酸泼泥松(PA),共聚物胶束的载药量(LC)为29.0 wt%,载药效率(LE)为82.0%;体外释药行为显示,载药胶束的释放初期具有爆释现象,然后是缓慢持续的释放。2.制备了TPP交联的CS-g-SA&PVP共聚物的交联胶束。交联条件的研究表明:CS-g-SA&PVP共聚物胶束浓度1 mg/ml)恒定时,随TPP溶液浓度的增加,交联胶束的粒径增大;同时,交联剂TPP溶液的pH在5.07-7.16范围内时,随pH值的增加交联胶束的粒径减小。与未交联的载药胶束相比,交联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到载药交联胶束的LC和LE,但载药交联胶束没有显示药物的爆释,而是显示出缓慢持续的药物释放。3.成功制备了双亲性接枝共聚物PHCS-g-P(NIPAAm-co-DMA)、PHCS-g-PVP和各自的自组装胶束,胶束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83.6和119.1 nm, PHCS-g-P(NIPAAm-co-DMA)胶束的LCST;为38.3℃。在此基础上,制备了PHCS-g-P (NIPAAm-co-DMA)和3HCS-g-PVP(w/w=7:3)的混合胶束,结果表明:混合共聚物具有与单组份共聚物相同数量级(10-3)的CMC,混合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65.4 nm,LCST值为39.6℃;混合胶束的载药量和载药效率分别为22.7 wt%和73.0%,体外药物释放研究显示:该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可以通过对病灶部位温度的控制达到靶向释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