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杀胚Ⅰ号方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0例,与单用西药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30例进行比较,分别对两组的杀胚效果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总结杀胚Ⅰ号方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杀胚效果,统计观察两组所取得的疗效数据,比较其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杀胚Ⅰ号方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用西药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密切监测血β-HCG及妇科B超,并详细记录各监测指标,认真填写临床观察表;数据统计处理应用SPSS19.0for windows版本,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1.通过对两组治疗第七天血β-HCG值下降率的观察,治疗组血β-HCG值的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通过对两组血β-HCG值降至正常时间进行观察,治疗组血β-HCG值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通过对两组治疗后异位包块消失时间的观察,治疗组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4.通过对两组治疗期间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通过随访两组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组的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是临床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2.导师经验方“杀胚Ⅰ号方”加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可提高杀胚效果及杀胚率,缩短杀胚时间、血β-HCG值转阴时间及异位包块消散时间;3.“杀胚Ⅰ号方”能促使异位包块吸收,促使输卵管通畅,恢复输卵管的功能;4.“杀胚Ⅰ号方”能够有效减轻或消除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片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