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感恩不仅体现出了社会个体谦卑的生活态度,也代表着一种极富智慧的处事原则。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广大初中生在道德修养的提升,以及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需要感恩的帮助与引导。而由于我国所施行的独生子女制度,绝大部分青少年从小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因此其常常展现出过度的自我性,过于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帮助。这一问题的出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相关研究内容与自身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结合,对我国初中生的感恩的性质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进而剖析了其在现实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解决方案。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导论。本文系统详细的总结了国内和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所要取得的目的。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起步较晚,在对于初中生感恩的问题和对策方面,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学者进行发掘。第二,针对初中生感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实地调研,进而发现其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选择学校中的中学社群体作为研究的对象,本文从对于父母师长、社会大众这几个方面,研究初中生对前者所具有的感恩意识。以此为基础,增强学生对上述各个主体在其成长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怀揣感恩之情的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的成长。第三,剖析我国初中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在帮助学生形成感恩思想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一部分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领域的现状,从个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责任观念形成,以及学校教育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各自的具体问题。第四,针对我国初中生感恩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结合社会公众以及舆论的力量,充分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学生感恩观念形成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的活动,在我国的中学校园推行感恩,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言,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