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继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之后的常见心脏疾病,更是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常伴心力衰竭及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尽管病因不明,但心肌细胞的丧失和纤维组织增生是心功能衰竭的根源。因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和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成为研究热点。现已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SCs)在体内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细胞的植入方式有多种,但不同方式之间的疗效比较尚未见报道,而经左室心腔内注射植入较经静脉植入细胞外周滞留少,又较心肌内注射简便易行,故将其与左室心肌内局部注射植入的效果进行比较,以为选择最佳方式提供依据。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是一种对原始成血细胞系和内皮细胞系的生存和增殖均有支持作用的新型生长因子,据报道,具有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作用、抗细胞调亡作用和机体的放射性保护作用。鉴于促血管新生和抗细胞调亡在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因子修复心肌损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试验又将HAPO应用到异丙肾诱导的心肌病动物模型,以观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本研究利用经肌肉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85mg/kg/次,每日1次,连续3日,共3次,总量为255mg/kg,可成功建立Iso诱导大鼠DCM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平台。经超声心动、血流动力学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后,分为左室心腔内注射移植组、左室心肌内局部注射移植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左室心肌内注射组,每个亚组n=10;HAPO治疗组(每次300μg/kg,腹腔注射,1次/日×14天)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每个亚组n=10。采用超声心动及生理多导仪检测各组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室压力最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