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材料科学、医学和生物学的长足发展,使矫形外科也随之产生巨大变革:在修复材料的应用上,已从生物惰性材料发展到生物活性材料,乃至于以后者为框架或基底构建的组织工程材料,最终实现自体组织对植入体的完全替代;在操作技术上,则从创伤性手术向微创技术发展,以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医疗资源消耗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寻求能够满足上述发展要求的修复材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而在骨修复领域,可注射自固化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有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开发一种具有如下特性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可注射,可原位固化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具有骨诱导活性。本研究利用磷酸钙骨水泥(CPC)可原位固化成型的基本特性,对其进行了改性。固相采用两种体系:β-TCP体系和双相磷酸钙(TTCP+DCPA)体系。液相采用壳聚糖的弱酸溶液,壳聚糖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提高CPC的粘弹性,提高了其临床操作的柔顺性和抗体液冲刷能力,使CPC易于塑型;体系的偏酸性,使CPC固相粉末易于溶解,加速了水化反应的进程,缩短了凝固时间,产物的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另外,材料植入骨缺损部位后,周围形成偏酸性的微环境将加速钙磷盐的溶解,提高CPC的生物降解性。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来说,这一点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以β-TCP作为固相制备CPC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为了满足临床需要,从凝固时间和抗压强度两方面来确定该体系CPC的最佳配比。当液相配方为2%壳聚糖、20%柠檬酸、5%葡萄糖(均为wt%),固液比P/L=0.6g/mL时,试样的凝固时间为7.201±0.50min,满足临床对于凝固时间的要求(5~30min):抗压强度为21.40±0.83MPa,可用于非承重部位的骨缺损修复。影响骨水泥凝固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液剂浓度、固液比、原料颗粒比表面积和晶种。通过XRD等测试方法表明固化产物的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和二水磷酸氢钙(DCPD),两相的含量为:HA占77.2%,DCPD占22.8%(均为wt%)。TG-DTA分析表明在固液两相混合后,一方面B-TCP转化为CDHA,继而生成HA;另一方面,B-TCP先转化为B-Ca2P2O7,再转化为γ-Ca2P2O7,进一步生成DCPD。以TTCP和DCPA双相磷酸钙体系作为CPC的固相,可使体系pH值平衡,固化过程完全彻底,避免了采用单一体系时会出现酸性副产物的情况。固化产物为羟基磷狄石。通过对磷酸钙盐溶解性能的分析,认为CPC的形成的热力学原理基于各种磷酸钙盐溶解度的差异,当pH>4.2时,HA的溶解度最小。并建立了该体系CPC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固化反应的前2h内,固化反应动力学由原料颗粒表面溶解控制;2h以后,转变为由水分子通过产物层的扩散控制。考察了双相磷酸钙体系的固液比、粉末粒径对凝固时间、抗压强度和体系pH值的影响。增大固液比,减小粉末粒径,可以使凝固时间缩短,抗压强度提高。适宜的配方是:液相为含3%CS、5%CA、15%glucose(均为wt%)的溶液,固相为各自球磨40h的TTCP和DCPA的等摩尔混合粉体,固液比P/L=0.8g/mL,固液两相调和后形成的CPC的凝固时间是7.20±0.39min,抗压强度是30.2±0.8MPa。粉末粒径对凝固时间、抗压强度和体系pH值变化的具体影响是:在同一DCPA粉末粒径下,减小TrcP的粒径,能使ts迅速缩短;而在同一TTCP粉末粒径的前提下,减小DCPA的粒径则对ts的影响系数不大。DCPA粒径越小,抗压强度越高;而TTCP的粒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则不如DCPA显著。减小TTCP粒径,使体系平衡pH值上升;减小DCPA的粒径,使平衡pH值下降。固化前2h pa值变化较显著,这时正是表面溶解控制。2h以后,pH值变化趋于稳定,这时转化为由水分子通过产物层的扩散控制。在实验所用粉末的粒径范围内,平衡pH值在7.30~9.50之间变化。在双相磷酸钙体系CPC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多孔CPC支架材料。该材料采用可溶性纤维甘露醇作为致孔剂,利用其可在体液环境下溶解的特点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可体内降解成孔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材料材料。该材料在凝固初期,由于固化体中只有微孔,且孔隙率低,故强度较高。随着甘露醇晶体在体内的逐渐溶出,复合材料中大孔增多,孔隙率增加,从而制备出体内降解成孔的可注射支架材料。孔径达到100~300μm。添加70%致孔剂时,孔隙率达到75.1±1.2%。采用模拟体液培养试验、体外细胞培养试验和体内植入试验对两种体系的CPC材料进行了生物学性能评价。对于β-TCP体系CPC,模拟体液培养试验表明能够诱导钙磷盐沉积,细胞培养试验表明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良好。动物植入试验表明,材料可降解,具有骨传导性。对于两相磷酸钙体系组成的多孔CPC支架材料,在没有添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情况下,在肌肉中能够异位成骨;体内植入试验表明该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骨诱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