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刺激内需提振经济,逐步改变过去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而扩大消费是增加内需的重要手段。此外我国加强消费信贷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引入外资专业消费金融机构,到鼓励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上述政策较大地促进了消费金融的发展,带动了消费金融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发行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发行量较大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进行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16年花呗第一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为案例进行分析,从产品基础资产、交易架构和增信机制分析了产品情况,尤其是对于资产池的循环交易和储架发行模式进行详细解析,总体看当前该系列产品整体入池资产质量较高、产品架构合理,且增信措施完善。但是产品在入池资产标准设定、特殊目的机构合作选择和资产隔离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是入池资产对单一借款人借款额度设定过于粗放,对各个区域的借款人均设定同一个较高的额度;二是原始权益人因为发行的是一系列、多期次产品,在2016年度均选取同一特殊目的机构既作为计划管理人又作为产品销售者,容易导致特殊目的机构的逆向选择;三是由于原始权益人业务经营特殊性,基础资产均依赖IT系统,使得资产无法真实、完全脱离原始权益人体系。综合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花呗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对同类机构的启示,同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细化基础资产入池标准,强化信息披露、降低特殊目的机构合作集中度,引入专业科技类特殊目的公司作为SPV等,促进我国消费金融贷款市场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