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规模储能系统需要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储能器件,由于钠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均匀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钠离子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有机液体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而采用电化学窗口宽、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因此,近年来,固态钠离子电池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目前制约固态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和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储能系统需要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储能器件,由于钠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均匀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钠离子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有机液体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而采用电化学窗口宽、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因此,近年来,固态钠离子电池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目前制约固态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和兼容性等。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和良好的化学/机械稳定性的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主要围绕NASICON型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调控及界面稳定性的提升展开以下研究:针对Na3Hf2Si2PO12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偏低的问题,通过钙掺杂对其离子电导进行调控。在Hf位点掺杂Ca制备离子电导率更高的Na3+2xHf2-xCaxSi2PO12(x=0、0.05、0.1、0.15、0.2、0.25)固体电解质。研究发现,引入离子半径更大的Ca2+能够拓宽钠离子通道,有利于钠离子传输,提高离子电导率。针对金属钠对Na3.2Hf1.9Ca0.1Si2PO12电解质润湿性差,界面电阻过大的问题,通过SnO2修饰固体电解质对其进行调控。由于金属钠与SnO2发生原位反应,在钠与固体电解质的接触面形成钠锡合金,改善界面接触,降低界面电阻。采用SnO2修饰的固体电解质组装的固态钠离子电池,在0.1 mA·cm-2电流密度下有超过2400 h的稳定循环且能保持较小的过电位。针对金属钠与Na3.2Hf1.9Ca0.1Si2PO12电解质间存在钠枝晶生长及副反应的问题,通过在两者间构筑电子阻塞层(Sn F2+NaCl)进行调控。Sn F2与金属钠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的钠锡合金与氟化钠能够增大接触面积、稳定界面离子传输、提高界面稳定性;NaCl作为电子绝缘组分,可以阻碍电子传输,起到抑制枝晶生长的作用。基于此组装的固态电池在0.2 mA·cm-2电流密度下能够循环超过700 h,最大电流密度能够达到2.3 mA·cm-2。图51幅;表5个;参66篇。
其他文献
本文从顶管技术的施工优势入手,对顶管技术在城市改造、城市发展中的积极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分别探究了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方法与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政给排水效果备受关注,其作为重要市政工程,保证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建议有关单位予以重视。
多组分反应(multicomponent reactions,MCRs)是以廉价、易得的有机小分子为原料构建复杂分子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单、高选择性等特点。该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一种理想反应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以及组合化学中,已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研究热点。含吡咯结构化合物大量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新药合成和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此,寻求吡咯
煤焦化过程中挥发分析出对焦炭成孔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焦炭质量。目前,热重(TG/DTG)作为研究煤热解过程的主流手段,存在明显不足。TG/DTG曲线反映的是均向加热温度场下的挥发分析出规律,与实际焦化过程差距较大。为了充分模拟焦炉炭化室单向加热,成层结焦的特点,采用单向加热挥发分析出行为分析仪进行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种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分别研究单向及均向加热温度场下的挥发分析出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实现“产业基础再造”目标,作为工业摇篮和重要发源地的辽宁,责无旁贷。工业振兴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根本动力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工业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战场。因此,要通过推进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及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措施来推进辽宁工业振兴
荧光探针分子因具有独特优良的光学特征成为实现生物大分子检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菁染料是一大类荧光染料分子,因其含有一种独特的推拉式电子体系的结构,使得菁染料具有高摩尔吸光系数、高量子产率等优点。基于菁染料不同聚集体对DNA G-四链体结构变化产生的响应,导致光学特性差异较大的优异性质,创新性的构建了一系列选择性响应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分子的菁染料探针体系。设计合成了一种N-丙磺酸盐-苯并噻唑方酸菁染料探
焦炭在高炉中可与CO2发生溶损反应生成还原气体CO,同时使自身的强度降低。高炉中存在的碱金属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以往对于碱金属催化焦炭溶损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其宏观动力学过程,很少从分子层面去阐述此反应的机理和微观本质。以平遥焦炭为样品,进行钠蒸气吸附焦炭碱化反应实验,并利用其产物完成后续的焦炭溶损反应实验。通过基于活性反应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Reax FF)的分子
传统国标热性质检测方法试验条件单一,无法模拟焦炭在高炉中变温环境下渐进的溶损过程。因此,采用一种大型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三种不同性质焦炭在多温度点、多溶损程度下的溶损劣化行为,分析了转鼓强度的变化规律,对溶损前后焦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探究了微观结构随溶损程度及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焦炭宏观热性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随溶损程度加深,微孔合并、贯通形成大孔,导致了转鼓强度逐渐降低,但这
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过程中,传统的钒基催化剂由于高活性和高稳定性而在电厂脱硝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低于200℃时,该催化剂脱硝效率低,不能满足低温烟道气的脱硝要求。通过元素共存时电离能对元素价态的影响,筛选出Ge作为载体改性剂。考察Ge加入量对V-Mo-O/Ti O2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XRD、NH3-TPD、H2-TPR以及XPS等方法对改
有机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身体健康。光催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具有氧化能力强等优势,但面临着光生电子(e-)-空穴(h+)易复合等问题。芬顿氧化利用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催化活性位点单一,还原过程缓慢限制了催化速率。光催化与芬顿氧化结合,可以协同产生更多的活性物种,从而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目前,改进光催化-类芬顿协同体系的关键
焦炭的孔结构是决定其机械强度和热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高炉冶炼的稳定性和效率。因此,探究炼焦煤热解行为特征对气孔形成的影响,可为炼焦生产预测和调控焦炭气孔结构,进而稳定焦炭性能提供理论和策略。选取10种典型炼焦煤单种煤(焦煤、气煤、肥煤、1/3焦煤、瘦煤)作为实验用煤,选择其中1种焦煤作为基础煤样,与其余9种煤混合制取配合煤。使用基氏塑性仪和同步热分析仪分别对单种煤和配合煤进行流动性测试和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