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诸如研究对象、学科本质、学科属性、学科边界、功能定位等,学界仍然缺乏共识。深度探讨这些问题的理论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对学科理论进行适度甚至是高度概括,就是学科界定。这对推动学科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有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历史积淀、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世界其他国家中有关公民意识、政治意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学科经历了初步建设、学科整合、深度发展三个阶段,始终遵循着服从服务主导意识形态、借鉴依托相关学科成果、总结升华思政实践经验的发展理路。研究对象是学科确立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必须体现主导意识形态的存在,是以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存在一个“一体两翼”的结构特征,核心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领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实施三个方面。学科本质是一门学科存在合理性的哲学依据。思政学科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理认知、思政实践的理论升华、思政规律的知识体系等方面,是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方法的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是学科本质存在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确立是学科本质的实践依据。理论属性是指学科理论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是划分学科归属的学术标准。它是学科研究对象进行形而上的理论抽象产生的学科属性特征。从理论属性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应用学科,又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学科应坚持国际视野的学术追求,避免成为自说自话、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实践属性是指学科在连接主客观活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定性,是学科表现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特征。它是因学科研究对象根植实践、源于实践、指向实践而产生的学科属性。具体表现为理论来源的实践性、目的指向的实践性和学科特殊的应用性。理论来源的实践性是指其学科直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根植于实践需要;学科的目的指向,主要在于人的政治社会化实践和精神建构实践;学科特殊的应用性,特就特在提升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实现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等方面的特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学科界定的重要内涵性因素.它集中体现为发挥核心价值主导下的超越性思想引领功能,可具体分解为解释性功能、目的性功能、工具性功能三个基本维度。为取得话语形式和表现形式的突破,更好地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还必须更加注重教育对象接受心理、主客体互动规律、教育信息传播的优化、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等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学科边界是指一门学科在研究领域、功能发挥方面的限度,是学科界定的重要外延性因素。通过比较分析,思政学科与同领域的相邻二级学科的边界要进一步厘清;与德育学在狭义概念和概念来源上差异明显;与政治学和伦理学在对象和研究侧重中有很大不同。与国外相关意识形态类学科比较,体现出强烈的中国风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