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治疗皮肤创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探索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慢性皮肤创面在临床上占据非常高的比例,如糖尿病足溃疡、褥疮、癌性溃疡和术后伤口感染等,常规方案的治疗效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慢性/不愈合的伤口不仅会增加医疗负担,对社会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具有促进急慢性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但研究中使用的等离子体设备不同,治疗效果也存在着差异。本研究使用空气等离子体源的手持及台式等离子治疗仪器处理皮肤创面难治性细菌和大鼠正常皮肤、治疗浅二度大鼠创面以及常见皮肤疾病创面,从基础到临床探索CAP体外灭菌作用及治疗皮肤创面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以期为治疗常见皮肤创面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使用医用CAP治疗仪体外照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等四种皮肤创面难治性细菌,分别照射30 s、60 s、90 s、120 s、180 s后观察存活细菌数量变化。采用100%强度(1.8J)、80%强度(0.8 J)和60%强度(0.4 J)CAP分别对成年大鼠皮肤进行30/20/10/5min照射处理,观察处理后即刻、处理后24 h、处理后48 h皮肤反应。构建大鼠创伤(浅二度烫伤)模型,分别采用烧伤膏(阳性对照组)、低强度CAP、中等强度CAP和高强度CAP对烫伤创面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予以每天涂抹一次烧伤膏,CAP组予以每天一次3 min的CAP照射,处理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进行创面愈合程度观察。筛选我科门诊及病房对于传统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皮肤创面患者(如慢性湿疹、钬激光治疗后创面、外伤、瘀积性皮炎等)进行CAP治疗,观察创面愈合变化及患者瘙痒、疼痛等主观症状改善,评估CAP促进不同类型皮肤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CAP治疗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四种细菌具有体外灭菌作用。培养24 h后,四种细菌初始菌量为6.0log10CFU/ml。随着CAP处理时间的延长,存活菌数逐渐减少。当处理时间为90 s,浸泡时间为30 min时,剩余存活菌数约为4.0log10 CFU/ml。当处理时间为180 s,浸泡时间为30 min时,除鲍曼不动杆菌外,几乎100%的细菌被杀灭。(2)不同强度CAP对大鼠背部正常皮肤进行不同时长照射处理结果显示:CAP强度为100%,照射时长为30 min、20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损出现明显红斑或水肿;照射时长为10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均出现红斑,程度较轻;照射时长为5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短时间内(1h)出现轻微红斑,24 h及48 h后恢复正常。CAP强度为80%,照射时长为30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或水肿或两者兼具;照射时长为20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部分出现水肿;照射时长为10min和5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未出现明显异常。CAP强度为60%,照射时长为30 min时,大鼠实验部位皮肤在处理后1h内出现轻微红斑,24 h及48 h后红斑消失;照射时长为20/10/5 min时,实验部位皮肤未出现明显异常。(3)大鼠浅二度烫伤模型实验发现,随着治疗时间增加,CAP治疗组和烧伤膏组大鼠的创面逐渐愈合,烧伤膏组大鼠创面愈合是在第15天,而CAP治疗组则在第10天观察到大多数大鼠创面明显缩小,甚至痊愈,特别是在中强度和高强度大鼠上更为多见。相比较CAP治疗组与烧伤膏组之间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表明CAP治疗浅二度烫伤具有和烧伤膏相似的治疗效果。此外,无论是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CAP治疗组,三组间创面愈合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4)从我科门诊及住院部招募31例难治性皮肤创面患者(坏疽性脓皮病2例,糖尿病足1例,淤积性皮炎3例,反向型银屑病2例,寻常型银屑病2例,湿疹5例,刺激性皮炎2例,外伤2例,激光后创面6例,皮肤肿瘤5例(其中1例是肿瘤术后创面),冷冻后创面1例)进行CAP治疗。经过2-24次CAP治疗,26例患者皮肤创面患者治愈或治疗效果显著,5例患者(1例为淤积性皮炎患者,1例为激光术后创面患者,另外3例均为湿疹患者)无好转。31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瘙痒症状加重,其他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1)CAP对皮肤创面难治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体外灭菌作用。(2)低强度、短时间CAP照射大鼠正常皮肤不会出现红斑或水肿等反应,但高强度、长时间照射则会出现红斑、水肿反应,随着照射时间延长、强度提高,皮肤反应出现的严重程度及概率会增加。(3)CAP治疗浅二度烫伤具有和烧伤膏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无论是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CAP,创面愈合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4)CAP可以促进多种急慢性皮肤创面愈合,不良反应轻微,对缩短疗程和改变预后都产生出积极的影响。(5)CAP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的、安全的创面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1)评估能谱CT的多物质分离定量(MMD)算法用于测量不同水平肝脏脂肪含量的准确性。(2)探讨在肝脏Fe过载的情况下,能谱CT MMD-fat算法用于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准确性。(3)以MRI的IDEAL-IQ梯度回波测得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作为参考标准,评价和比较能谱CT MMD-fat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脂肪分数测量的准确性,以及评估MRI IDEAL-IQ和能谱CT MM
学位
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CSVD)是目前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可引起认知、情绪、尿便及步态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CSVD引起的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关注,步态障碍是CSVD目前仅次于认知障碍的第二大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增加跌倒及致残风险,因此,探讨CSVD步态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神经网络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探讨了CSVD患者
学位
目的观察续苓健骨方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通过转录组学的研究和体内外实验验证续苓健骨方对IL-17信号通路关键分子IL-17RA、Act1、FOSB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以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在口服葡萄糖酸钙片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续苓健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疗程6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骨
学位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重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ARDS是以肺水肿和急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对于ARDS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手段。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应用为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确定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药物研发发现新的靶点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脂多糖(lipopol
学位
研究背景频复发(Frequently relapsing,FR)或激素依赖型(Steroid-dependent,SD)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遵循复发和缓解过程,需长期激素治疗,常出现副作用,如肥胖、骨质疏松、高血压等,需加免疫抑制剂。临床特征主要为蛋白尿和水肿,可显著影响患儿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
学位
研究背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现又称Ig A血管炎,系以Ig A1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多数预后良好且呈自限性,2-10岁儿童为好发人群,成人相对少见。过敏性紫癜在儿童年发病率约3-26,7/100.000,成人约0.8-1.8/100.000,男多于女。过敏性紫癜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通常分布在下
学位
目的本研究提出新型中医辨病模式的理论构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医病名智能诊断模型,对该模式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医生临床辨病水平、优化中医病名智能辅助诊断路径提供思路启迪与方法借鉴。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发掘中医“病”概念的主体认识与属性特征,探索多轴心的疾病分类方法。2.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中医辨病模式,分析中医辨病现状与瓶颈,为构筑新型中医辨病模式提供实践借鉴。
学位
背景:衰老(Aging)现象所引起脱发(Hair loss)的机制已証實這与线粒体功能障碍(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有关。细胞穿透肽(Pep-1肽)作为介导的线粒体(Pep-1-mediated mitochondrial)移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但其在衰老引起脱发治疗中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并比较注射單純线粒体(Mito),注射Pep-1肽修饰线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球的一半且95%以上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是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单纯手术的疗效不佳,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多在40%以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给局部晚期食管癌带来了更好的生存,但基于多种原因临床实际中很多患者仍然首先选择了手术,且临床早期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可能出现升级。对于这些未
学位
目的:术中出血的控制一直是腹腔镜肝胆外科医生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肝实质离断和控制出血技术是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中的核心环节。全入肝血流阻断法(PM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的肝脏血管阻断方法,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LLR术中PM阻断分为腹腔内阻断法(IPM)和腹腔外阻断法(EPM),为评估应用Bulldog钳进行IPM阻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IPM与EPM阻断法进行比较,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