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子设计思想指导下,论文合成了四种配体:二哌啶乙烷(DPE)、双(正丙基亚砜)乙烷(BPrSE)、苯并吡嗪(BzPz)和噻吩乙酰三氟丙酮(TTA),并将其应用于配体——卤化亚铜——卤代烷烃——乙烯基单体组成的络合催化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CIATRP)体系.通过对新型配体参与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体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确认二哌啶乙烷为配体的聚合体系具有最佳的"活性"/可控特征,双正丙基亚砜乙烷为配体的聚合体系在较低的转化率范围内也具有"活性"/可控特征.论文运用基团贡献理论对一些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结合研究结果对络合催化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配体参与的络合催化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或催化反应过渡状态)不是纯粹的自由基活性中心,而是与过渡金属相结合的、有着某种"笼"结构存在的复合式活性中心,同时该活性中心以自由基特性为主,同时兼具某种程度的其它活性中心特征(如阳离子和络合聚合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