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在海外承包的工程项目规模也逐渐扩大,且大多以EPC总承包模式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其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不够成熟完善,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重大亏损、失败的工程案例印证了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困难的问题,因此,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基于风险和法律风险以及海外EPC项目相关理论基础,明确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EPC项目的运作流程及其特征,为研究中亚国家EPC项目法律风险奠定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中亚国家工程承包法律环境现状的调研,发现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问题。基于调研结果分析,对中亚国家的工程承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并提出其现存问题,为法律风险的识别提供了法律依据。然后,对EPC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主要阶段运用幕景分析法识别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EPC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法律风险指标体系并构建出法律风险评价模型。以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EPC项目为例,对该项目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出该项目各个阶段的关键法律风险和项目总体法律风险等级。最后,针对设计、采购和施工阶段工作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根据中亚国家工程承包领域的法律环境,从EPC项目全过程对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系统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