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过去几十年快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降低环境质量。十九大会议以来,政府在持续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推动打贏蓝天保卫战,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但环境污染治理是有公共品的性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因此,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政府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环保财政政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效果,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并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废水、废气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几十年快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降低环境质量。十九大会议以来,政府在持续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推动打贏蓝天保卫战,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但环境污染治理是有公共品的性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因此,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政府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环保财政政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效果,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并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作为研究对象,以下阐述的环境污染指三废污染。首先,从我国的环境治理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环境治理和环保财政政策的内涵,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其次,从2011年到2019年对三废污染排放和环保财政政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现状统计描述。其中,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现状分析主要是从规模,结构,作用趋势三方面进行描述;税收政策现状主要是从广义定义上具备环境治理作用的税种税收数额,发展特征,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地方节能环保支出规模不断增加,但增长率波动较大;地方环保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环保支出结构有提高污染防治和监测占比的趋势,仍在持续调整;地方环保支出对环境治理存在一定时滞;促进环境治理的税收额较低,占地方税收收入稳定14%左右。再次,收集整理2011-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地方财政环保支出以及税收数据,分别从环保财政支出及税收两方面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两种政策对三废污染治理的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节能环保支出对三废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税收政策对三废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所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很显著。然后,总结现有促进环境治理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梳理。最后,基于对促进环境治理的的财政政策的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建立稳定的地方财政环保支出增长机制、优化地方环保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环境财政转移支付分配、强化环保财政资金效益监管机制、完善环境污染治理的税收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审计失败的案例不断涌现,令众多投资者对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仅在2015-2020年间,证监会就因审计失败问题对国内14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处罚。一直以来,注册会计师都是以“守门人”的形象示人,其专业、独立的审计职责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调节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频上新闻头条的审计失败事件却挑战了整个审计行业的公信力,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现实
受我国并购重组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扩张自身版图。然而,并购所形成的巨额商誉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已有研究表明,并购中对标的企业价值的高估是造成巨额商誉的重要原因。因此,防范企业高溢价并购引起的巨额商誉风险成为我国监管部门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业绩承诺作为对标的企业未来不确定事项的一种事先约定,可以规避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对公平估价的不利影响,在一定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借鉴美国纳斯达克的产物,它的设立有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成,能帮助目前暂时还不满足在主板、创业板等公开交易市场上市的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或资源。2012年成立后,新三板市场表现出非凡的生机与活力。但自2018年起,新三板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无论是现有挂牌企业数还是融资额、融资额增长率以及融资次数都呈逐年下降态势。其原因之一可能是新三板企业估值不够准确,不准确的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而会计准则作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也在不断的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1993年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政府补助的会计指引,但在1993年开始增设了“补贴收入”和“应收补贴款”项目来反映企业应收或已收来自政府的补贴款,但大多数行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在损益表中列示“政府补助”的规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首次发布了关于政府补助的
对赌协议减轻了投资方信息不对称的顾虑,降低了投资风险,并对激励管理者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特殊补偿条款的执行,对赌协议可以弥补投资方因为信息披露不充分在并购估值定价、注资投资、股权分置改革等经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亏损。然而从审计风险角度来看,过高的业绩对赌指标会增加管理层的舞弊动机,若此时注册会计师没有识别错报并严格执行相应审计程序,去应对财务舞弊,就难以控制审计风险,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近年来,市场竞争以及政策鼓励促使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增长迅速,随着并购活动的增多,大量商誉不断涌现,商誉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不断增高。资本市场频发的商誉“爆雷”事件引发了对商誉会计处理合理性的讨论,如何更准确的反映商誉的本质以及商誉的价值波动成了企业会计核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商誉理论的梳理和对商誉计量案例的研究,探讨目前商誉会计处理的合理性,探究更合理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为完善我国商誉会计研
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各个行业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国民收入不断提升,民众对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全球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并且成常态化趋势的情况下,大家对医药行业关注愈来愈多、期待愈来愈高。与此同时,我国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现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引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适应经济全球化,砥砺奋进新征程。特别重视医药行业的发展,把“健康中国”作为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助推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助力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虽然具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即自然环境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基于前人的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完善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建立起农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及
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它容易阻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消除贫困”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都需努力实现的任务。不少山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教育落后等原因,导致了当地的贫困。因此,利用山区丰富的林木资源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值得各国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领域。如今我国扶贫开发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20年之后我国贫困治理将从消除农村绝对贫困转变为减少相对贫困,降低返贫风险,从而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居民在卫生健康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为了满足居民这种需求,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医疗卫生支出不可能无限增长,健康需求的快速增加与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当前医疗卫生支出必须是合理高效的。河南省为建设卫生强省、增进全民健康投入了大量的卫生财政资金,但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较大,健康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加之2020年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