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差异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一个原因。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到2030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此背景下,研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及著作对人力资本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整理,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个人和政府层面描述分析了中国目前健康投资的现状,又从全国各省级层面上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对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趋势进行了阶段性描述分析;再次,本文从理论模型推导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理;之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004-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做实证分析,并充分考虑空间集聚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农村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差距这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为:第一,城镇地区政府和个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均起抑制作用,政府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在空间效应上,城镇居民个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差距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政府健康投入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农村个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政府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在农村地区,不论居民个人还是政府增加医疗健康投资,都有利于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效应上政府和个人健康投资均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城乡个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政府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同向变动,且政府对城乡健康投资的差距越小,对减小收入差距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空间效应上个人和政府健康投入差距均表现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以促进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为导向,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