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保税区是借鉴并参照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而建立的,目的是为扩大开放,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改善贸易环境,成立20年来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促进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和辐射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对WTO各项承诺开始兑现,市场逐步开放,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竞争加剧,保税区作为我国最前沿的经济区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调整升级保税区现有政策与功能,缩小与自由贸易区的差距,加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已经成为保税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保税区逐步向自由贸易区探索转型的过程中,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分拨中心是保税区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是以跨国企业从境外向我国保税区转移分拨中心的考虑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全面考虑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最终确定分拨中心转移选址方案。主要研究过程:首先,根据分拨中心的选址原则,分析选址决策的影响评价因素,将评价因素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然后,对分拨中心转移前后两种方案的定量因素即成本因素与交货期因素,通过对流程的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定量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两种方案对定量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值。接着,结合定量计算的相对重要度值,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综合起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两种方案进行综合定性分析,获得两种方案的综合重要度值。最后,根据综合重要度值的大小确定最终决策方案。整个决策过程可以概括为先对选址方案做定量计算,而后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充分发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特点,确保选址决策过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为此类需求企业提供了一套转移决策参考方案。本文以某企业将亚太分拨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外高桥的决策过程为实际案例,对上述决策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结果和作者实际工作总结,从功能转型和政策转型两个方面对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成功转型提出了建议。本文的篇章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研究现状以及分拨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现状,引出本文的研究过程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分拨中心转移决策方案研究。第三部分是案例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结合案例分析和自身工作总结提出的具体功能转型和政策转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