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蜂针疗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利用蜜蜂尾部蜇针运用针灸原理蜇刺人体穴位进行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在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目前仍依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医学领域中,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蜂针治疗不同证型痹证与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分析,以探讨蜂针治疗痹证得到的疗效是否与证型相关。目的本课题通过辨证分型探讨蜂针治疗痹证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以明确蜂针治疗痹证疗效有无证型间差异;探讨蜂针疗法治疗痹证疗效是否有证型相关性,为蜂针治疗痹证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有利于蜂疗在临床中广泛的开展运用。方法将符合痹证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65例,根据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对患者进行辨证,分为风寒湿痹,风热湿痹,痰瘀互阻痹以及肝肾虚痹四组。各组患者均利用活蜂蛰刺法,使其尾针蛰入穴位,起始量为一针点刺,一针即蜂针刺入后马上拔出(不挤毒囊)。在前十次蜂针治疗均在2只蜂以内,十次以后并且离首次蜂针不超于一个月则可根据病情递增一针,每次递增均视乎前次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或出现轻度肿胀不适反应但可耐受为准。每穴留针20分钟。期间如有高烧(T>39℃)、严重瘙痒及肿胀者,则酌情减量,逐渐增量致病人适应,最少用蜂1只点刺,最多用蜂量一次25只,一般用蜂3-10只/次,每周至少接受蜂针治疗2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穴位以局部用穴为主。试针部位一般以肾俞、足三里、外关等手足外侧部位及腰部穴位。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疗前四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症状、体征的比较:(1)风寒湿组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89±15.87;风热湿组男性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94±15.58;痰瘀痹组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62±20.95;肝肾虚组男性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9.62±20.95,患者的年龄集中于25~35岁及50-65岁,四组患者均以女性为多,最高比例者在肝肾虚组。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分别为P=0.418和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具有可比性。(2)四组患者平均病程分别是11.41±11.44年、5.30±5.07年、12.81±12.89、6.00±5.99年,风寒湿痹、肝肾亏虚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痰疲互结证以中长期病程较为多见,风热湿痹的以短期病程为多见,四组患者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四组具有可比性。(3)四组关节疼痛个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障碍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四组患者症状、体征、疗效的比较:(1)蜂针治疗前后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关节压痛度均有明显改善(P<O.05),组间未见差异。关节疼痛个数:风寒湿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组症状改善明显(P<0.05),风热湿痹组患者未见明显改善。关节肿胀度:风热湿痹组关节肿胀明显改善(P<O.05),其余三组改善关节肿胀不显著(P值均>0.05)。关节功能障碍:风热湿痹、痰瘀痹阻痹组改善明显(P<0.05),风寒湿阻痹、肝肾亏虚痹患者关节功能障碍改善不明显。(2)所有患者蜂针治疗后的近期控制率在9.2%,显效占15.4%,有效66.2%,总有效率为90.8%。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82.9%。各病种的疗效比较,P=0.212>0.05,提示蜂针对于上述病种总体疗效相似。(3)不同证型间的总有效率比较,P=0.942>0.05,提示蜂针对于不同证型普遍有效。结论1、蜂针治疗痹证有确切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各证型组间总疗效率未见差异,认为蜂针治疗痹证对于不同证型患者普遍有效。2、蜂针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压痛方面有显著疗效,证型组间未见差异。3、蜂针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障碍方面,风热湿痹证、痰瘀痹阻证优于其他证型。4、蜂针疗效与痹证证型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