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墓葬空间自先秦时代起,即有“神兽”和“武士”护守图像、雕塑品出现,其中以战国楚式木质镇墓兽与北朝隋唐陶塑镇墓兽两时期之型制发展有序。而“铺首衔环”图像在汉代墓门与葬具上亦是重要的辟邪象征装饰。北魏平城时期开创出一人面与一兽面镇墓兽形制,乃源于鲜卑民族“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护死者神灵归赤山”的丧葬习俗与神兽崇拜的文化背景;复有中亚、西域人兽合体、有翼神兽造型影响,镇墓兽立体陶塑发生一系列精彩流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粟特匠师改造传统铺首兽面,以流动写实刻画手法促使精致型态“兽面祥瑞图像”的盛行,北齐娄叡、徐显秀墓门额与元始宗墓武士俑楣饰可视作典范。北朝中期以降至隋唐,兽面镇墓兽头形样式亦与其相同,从平面到立体造型转化之间,可见外来与传统艺术融合传衍的轨迹。
唐典规范陪葬明器记载“当圹、当野、祖明、地轴”是为“四神”,前二者为武士俑或天王俑,后二者则为镇墓兽,定位于墓室入口、甬道小龛内或俑列阵头,藉由人兽合体、多兽合体与神人造型组合,标志墓主身分地位的尊贵,发挥神性镇制作用。镇墓兽造型具有袄教“灵光神”象征意涵,表现出追求强盛力量与福祉的审美心理。人面镇墓兽刻划着现实鲜明胡人容颜,兽面镇墓兽之双鹿角、眉间宝珠,分别是两者造型特色,进而在盛唐时期达到艺术成熟高峰。从社会宗教与生死信仰的角度而论,镇墓兽威武张扬姿态护守墓主、墓葬空间,有如天王、力士卫侍佛主、龛室形式一般,延续着丰富、多源的神兽、武士创造力。
依照造型流变分野,隋唐镇墓兽第一期(西元581~663年)承北朝末风格,越发立体精致,彩绘并有单色釉装饰。第二期(664~718)造型元素完备成熟,人面特点为:头上一卷曲高发束、招风大耳、五官深刻、有翅膀、背后有戡饰、头肩颈侧有鬃毛表现;兽面特征为:头上双角、眉间圆形宝珠、张嘴露牙、有翅膀、身背戢饰、头肩颈侧鬃毛等;两式体型基本一致。河南型制稳定工艺成熟,点状或长条自由流动的三彩釉色偏向绿、褐、白;陕西姿态活泼动态,色彩实验性强,不拘章法,四肢举跨或臀压怪兽样式具民间仪式舞蹈和天王俑脚踏小鬼的风情;山西、河北、甘肃、宁夏及南方地方特色浓厚,工艺拙朴。第三期(719~850)各地趋于简略。
镇墓兽造型集礼制、信仰与象征三方面综合功能。人兽合体手法富含浪漫想像气息,多兽合体图像亦与动能勃发的时代气息同步,在人、兽、神混合形式中逐渐累积出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化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