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非遗”刻瓷作为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传统的文化基因,但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大机器生产也逐步代替了传统手工技艺,刻瓷这门艺术也逐渐面临失传,在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个性化的需求下,传承和创新手工技艺类文化在当代显得意义重大。本文以辽宁“非遗”刻瓷为研究对象,以原有的技艺作为传承的出发点,载体的衍生和技法的再造作为创新的源泉,希望在此找到辽宁“非遗”刻瓷传承和创新的发展空间,并为其他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辽宁“非遗”刻瓷是集工笔画、书法、篆刻和工艺美术为一体的具有金石韵味的独特艺术,其工艺以镌刻、研磨为主,多以传统文人画为表现题材,在此通过对比法找出其技艺上的优点和不同点。站在创新的角度分析,并结合当下视觉语境,以衍生的突破为起点,寻求其在技法和内容上的再造,在此还需了解当代大众的日常审美观,把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刻瓷技艺中,以满足更多层次人群的欣赏。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使刻瓷这门艺术适应当下社会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是其衍生与再造的本质意义。在此,将刻瓷文化资源转化为大众生活用品,来满足大众的文化以及审美需求。通过载体的衍生和技法的再造,来达到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契机。还可将辽宁“非遗”刻瓷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达到对文创产品更好的传播和对刻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