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生殖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而形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缠绵难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本病的中医研究多停留在带下病的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辨证分型研究未见报道,深入研究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对本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目的:探讨RVVC的中医证候特征,对其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并分析其病因病机,研究相关因素与证候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奠定基础,以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RVVC患者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职业、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生活习惯、经带胎产史、妇检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参照中医证候标准作出中医证型的判断,比较各证型的构成比,并分析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的检出情况、VVC评分、生活习惯、年龄、病程、以及其他相关病史与中医证型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RVVC病例73例,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9-34岁之间的已婚或未婚而有性生活史妇女,病程多在1年以内,大部分在1月-4月再次急性发作。RVVC临床上常见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虚证、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证、热毒蕴结证等4种证型。结论:1、生育年龄的妇女更易患RVVC。2.RVVC I临床上常见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虚证、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证、热毒蕴结证等4种证型。以脾虚证、湿热下注证最常见。这种证型分布可能主要针对广州及周边地区而言。3.RVVC的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脾虚证、肾阳虚证多兼夹湿证,湿热下注证多兼有脾肾虚证,提示正虚湿伏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而肝郁证是主要兼证。4、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的检出情况、VVC评分与本病证型分布有一定关系。RVVC急性发作时,检验呈孢子阳性而菌丝阴性(+/—)者最易出现脾虚证,检验呈孢子、菌丝均为阳性(+/+)者最易出现湿热下注证。VVC评分<7分者以脾虚证较多,VVC评分≥7分者以湿热下注证较多。5、绝大多数RVVC患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咖啡、喜吃辛辣、常吃生冷、喜吃海鲜、穿紧身裤、内衣裤与家人的混洗等。而大部分人喜吃辛辣及喜穿紧身裤,而湿热下注证在喜吃辛辣组、吸烟环境组中所占比例亦高。6、有盆腔炎病史组与本病证型分布有一定关系。该类患者表现以实证为主,湿热下注证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