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生殖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而形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缠绵难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本病的中医研究多停留在带下病的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辨证分型研究未见报道,深入研究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对本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目的:探讨RVVC的中医证候特征,对其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并分析其病因病机,研究相关因素与证候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奠定基础,以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RVVC患者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职业、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生活习惯、经带胎产史、妇检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参照中医证候标准作出中医证型的判断,比较各证型的构成比,并分析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的检出情况、VVC评分、生活习惯、年龄、病程、以及其他相关病史与中医证型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RVVC病例73例,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9-34岁之间的已婚或未婚而有性生活史妇女,病程多在1年以内,大部分在1月-4月再次急性发作。RVVC临床上常见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虚证、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证、热毒蕴结证等4种证型。结论:1、生育年龄的妇女更易患RVVC。2.RVVC I临床上常见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虚证、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证、热毒蕴结证等4种证型。以脾虚证、湿热下注证最常见。这种证型分布可能主要针对广州及周边地区而言。3.RVVC的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脾虚证、肾阳虚证多兼夹湿证,湿热下注证多兼有脾肾虚证,提示正虚湿伏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而肝郁证是主要兼证。4、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的检出情况、VVC评分与本病证型分布有一定关系。RVVC急性发作时,检验呈孢子阳性而菌丝阴性(+/—)者最易出现脾虚证,检验呈孢子、菌丝均为阳性(+/+)者最易出现湿热下注证。VVC评分<7分者以脾虚证较多,VVC评分≥7分者以湿热下注证较多。5、绝大多数RVVC患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咖啡、喜吃辛辣、常吃生冷、喜吃海鲜、穿紧身裤、内衣裤与家人的混洗等。而大部分人喜吃辛辣及喜穿紧身裤,而湿热下注证在喜吃辛辣组、吸烟环境组中所占比例亦高。6、有盆腔炎病史组与本病证型分布有一定关系。该类患者表现以实证为主,湿热下注证最常见。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单纯中药组为对照,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经前期
研究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是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与分子遗传机制相关,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城乡统筹发展是国家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深入分析发现,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是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原因,表
目的:归纳总结白癜风中医内、外疗法中常见辩证分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白癜风最常见的分型作临床疗效观察,为进一步优化白癜风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是卫星要进入地面接收站的接收范围。对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即将过境接收站的卫星作出预警,而且能更真实地展示
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网络这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传播环境中,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给广大网民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网络上的新闻图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数量巨大、传播迅
在李约瑟的学术生涯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促使李约瑟改变科学研究的路线,引发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激起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能够逃离宿主的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CTC在肿瘤的进展、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目
经过农村"五个"普法运动的开展,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宣传,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但是,农村社会成员的法律素质还比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
为全面梳理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促进并深化后续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归纳法分析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视角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