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定位研究——以上海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许多省市都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满足游客特殊需求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如火如荼。2001年3月,上海就提出在“十五”期间,按照建立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求,积极培育世界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都市型旅游产业,从而将上海建成国际商务、国内购物和国内外会议展览、文化体育、都市风貌、郊区休闲等专项旅游目的地。然而,许多地区在进行目的地的定位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旅游者的主观感受,从而出现了一定的定位偏差,使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并未得到预期的收益。  我国有关目的地定位的研究近20年来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受到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明显忽视了对旅游者的研究,特别是对旅游者“感知”环境空间的研究,本文旨在从游客的角度探讨感知因素对目的地定位的影响,以及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及市场定位问题,通过使用有形旅游资源、无形旅游资源、情感感知、认知感知、社会感知五个主成分进行目的地定位测量分析,以上海为例,使用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对国外和国内旅游者两个群体的影响模式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国内游客对上海作为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景色质量和国际风情是国内游客认为最终要的特征属性;国际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文化属性和安全性是国际入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在中国进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需重视对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的认识。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性,定位战略在区别城市差异和彰显竞争优势方面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指引作用。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上海应确立科技、教育和现代化优势的旅游定位。为吸引更多的入境国际游客,上海应该在旅游定位中,强调交流无碍、亲切包容的汇通中西的旅游定位。
其他文献
在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期内,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北方典型灌溉农业区邢台市作为基本研究区域,基于农业气象站点的气象数
本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索棉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驱动机制,对研究区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岩溶地下水与土壤水、裂隙水等水体紧密联系,研究岩溶地下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岩口~姜家泉和水天池~丁家泉两段完整小流域所在槽谷区为背景,对比研究介质中地
岩溶水资源是岩溶区重要的生活生产用水资源,对岩溶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西南岩溶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储量巨大,但是岩溶水地表-地下交换迅速、时空分布
学位
高分辨率遥感图影像具有地物空间信息丰富、细节信息突出、阴影明显杂乱等特点,传统的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精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面向对象分析技术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