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液中雌二醇及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技术,分别收集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经手术后病理或者超声引导下穿刺的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35例(乳头状癌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各33例(良性病变组)及门诊健康自愿者各30例(对照组),比较生育期及绝经后期中各组患者血液中雌二醇的变化,并分析雌二醇变化的意义;比较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甲状腺占位的在超声声像图上各参数(如低回声、纵横比≧1、边缘不整、微钙化)之间的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探讨超声声像图各参数的意义;比较所有研究对象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两者中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液中的雌二醇及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液中的雌二醇分别为(99.65±14.98 ng/L、32.03±13.94 ng/L),良性病变组血液中的雌二醇分别为(92.19±9.88 ng/L、25.26±11.12 ng/L),对照组血液中的雌二醇分别为(88.86±12.06ng/L、21.88±9.57 ng/L)。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相比较,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的乳头状癌组血液中的雌二醇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育期与绝经后期中的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良性病变组血液中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的常规超声检查中,生育期的乳头状癌组及良性病变组的超声声像图各参数分别为低回声(30/35、20/33),纵横比≧1(28/35、5/33),边缘不整(33/35、9/33)及微钙化(18/35、3/33);绝经后期的乳头状癌组及良性病变组的超声声像图各参数分别为低回声(31/35、23/33),纵横比≧1(30/35、2/33),边缘不整(29/35、3/33)及微钙化(15/35、2/33),生育期与绝经后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与良性病变组的超声声像图各参数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桥本甲状腺炎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中的发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液中的雌二醇及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相关性分析为:r=0.503,P=0.001(P<0.05)。结论: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较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均升高,推测雌二醇可能在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而在生育期及绝经后期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中,甲状腺占位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大多为低回声、纵横比≧1、边缘不整、伴或不伴微钙化,这些超声声像图的参数对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也对女性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在所有病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高于良性病变患者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且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液中的雌二醇水平及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