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P课程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当今社会的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不论是从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还是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都至关重要。目前已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进行理论研究,然而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实践方面,我国还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尚未有其他高中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SDP课程是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联合欧盟教育基金会(CHEER)针对中国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社会技能及自我展示等方面的不足设计开发的短期技能强化课程。F中学是沪上首个引进该课程的高中,该校已在研究之前开设了两个学年的SDP课程。由于该课程是在近年才引入中国的,对于该课程的开设情况、所存在的问题、课程优势等,目前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因而,本课题对于深入了解SDP课程与探究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起源及目的、意义,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是对SDP课程的概况和F中学开展SDP课程的现状进行介绍,分别对F中学开设SDP课程的特色和上学年度F中学SDP课程的开设情况、存在瓶颈、实施困惑进行详细描述。第三、四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是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调查进行结果呈现和讨论分析,首先呈现SDP课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效果和SDP课程的教学互动情况,再分析SDP课程教学过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找出SDP课程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有利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提升的积极教学因素有:熟练运用游戏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规范推理用语和引导学生兴趣迁移;不利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提升的负面教学因素有: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态度中掺杂个人情感、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时间统筹上的不协调、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上的不科学、备课的不充分与教学方法的单调、对权威的过度维护和教学的不连续。第四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提出了SDP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在态度上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小组合作和游戏互动,留意对学生话语的倾听和反馈;在教师角色上充当引导者和共同学习者,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增加自信。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反思,是根据实验结论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提出对中国SDP教师的教学建议:中国SDP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了解不同班级、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需要提高自身批判素养并改变固有的知识观念,加强倾听意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综上期望能够对SDP课程或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后续研究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技术往往与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效率扩展的角度,通过分析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及体效率,对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
<正>在电影的世界里,每一帧都代表一个故事。那么对那些善于用镜头叙事的导演来说,一支尚好的镜头就可以帮助他们创造出一个更动人的世界。本文就为你带来那些现在还能使用的
以第三代核电CAP1400常规岛主给水泵为研究对象,建立双吸叶轮流场三维模型,基于CFD方法,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可升级壁面函数法对其进行三维定常湍流计算。以叶片出口倾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实施营销成为酒店行业关注的焦点。残酷的竞争环境,竞争情报的作用以及酒店营销的特点,
自1977年我省开展食品中汞含量调查以来,我们吸收了原中国医科院环卫监测站的经验,一直使用汞保存液代替混合液配制和稀释汞标准溶液,从而延长了汞标准溶液的使用时间,使其不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与旋转正交回归法对鹿茸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得到最佳工艺。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时间、pH值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4℃,时间11h,pH8
利用大涡模拟(LES)对某典型车型瞬态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应用Lighthill-curle声类比理论,采用宽带噪声源模型(BNS)及FW-H方程,对汽车车身部件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消耗和自然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大课题,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机。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低分子量蛋白质。该蛋白能够在所有有核细胞中稳定表达,几乎不受年龄、性别、体重、感染、饮食、体表面
由于化石能源逐渐枯竭,以及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受到高度重视,预计将在未来能源供应体系中将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光伏发电步入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