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草药是我国的文明瑰宝。然而,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对其生理功能、疗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本论文旨在探索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中草药的电化学行为,以便为电化学技术用于中草药药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应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首先研究了NADH在吩嗪硫酸二甲脂(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MS修饰到双层类脂膜(BLM)中的电化学行为与裸金电极上相比,可逆性明显改善;NADH在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氧化电流大大增加,氧化电位明显负移,表明嵌入PMS的BLM膜修饰金电极对NADH具有催化氧化的效果,起到了电子传递媒介体的作用。这是因为双分子类脂膜更接近实际的生物膜,为PMS对NADH电催化氧化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生物体系的微环境。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中草药野木瓜中提取的黄酮甙(YMS)为研究体系,分别测试了在裸金电极和将YMS修饰于BLM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讨论了影响YMS电子传递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YMS在裸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主要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而YMS修饰到BLM中可逆性大大改善,是一个准可逆的过程。从随后测得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并对模拟给出的等效电路的解析可知,裸金电极在YMS溶液中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app为148±7.56Kohm,而嵌入YMS的BLM修饰电极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app却只有25.62±4.69Kohm,反应电阻的减小,意味着电子传递速度可大大加快;表观速率常数(Kappo)前者为(3.59±0.52)×10-6,后者为(2.08±0.45)×10-4cm·s-1,也表明修饰到BLM中的电子传递速度相对较快。究其原因是BLM具有双亲结构,能起到某种“过滤器”的作用,有效地阻止YMS中的某些生物大分子杂质直接吸附于电极表面。其次,YMS分子在BLM中,受磷脂双亲结构的影响分子排列更加有序,这一作用的结果可能也有利于YMS的电活性中心与电极更接近,另外,BLM为YMS提供了更接近生物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电子传递。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技术对有关中草药方面的研究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在模拟生物膜的微环境中研究中草药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及 术学章业硕士进文对一些具有电活性的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对药物的药理、药效及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深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