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蓝图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十三五”规划时期的重要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产业中“工匠”人才的输出大户,更要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理念陈旧,抑制了创新教育的发展。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高职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研究能力较弱,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艰巨而紧迫。在此背景形势下,“创客空间”开始进入创新教育的视野并逐渐受到认可。“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通过个人的独立实践,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而“创客空间”就是“创客”的聚集地,是“创客”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实现创意的地方。“创客空间”因创新而生,又对参与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本文研究目标是把“创客空间”的理念和模式引入高职院校,通过“创客空间”实践激发高职学生创新活力,帮助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不足的问题。本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现状、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对研究对象“创新能力”和“创客空间”行了分析,提出了“创客空间实践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和假设;第三章研究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和“创客空间”的现状、问题与原因;第四章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和“创客空间”存在问题的策略,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众多相关案例进行佐证;第五章通过笔者开展的创客空间实践以及学生实践前后的创新能力水平变化测量,验证了“创客空间实践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和假设;第六章结论对本文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本文对“创新能力”和“创客空间”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对相关领域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研究出了一些可应用于实践、有助于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初步实践对论文观点和部分策略作了有效验证。本文的成果和创新在于:第一、丰富并发展了“运用创客空间实践方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第二、实践并验证了“创客空间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第三、对创新本质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理论作了创新发展。